湖泊水體懸浮物中痕量砷的測定方法
更新時間:2015-06-30 14:25
來源:環境科學學報
作者:
閱讀:1792
摘要:重金屬在懸浮物和水相中的分配是水體重金屬形態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追蹤水體中重金屬元素的來源、遷移轉化規律以及重金屬生態與健康效應具有重要意義.水中砷元素以其極強的毒性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已越來越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目前關于痕量懸浮物中砷測定的前處理過程及室內分析的方法與質量控制的敘述不夠詳盡,有必要對此做深入的研究.本文針對懸浮物較少的水域,選用7個滇池水樣,采用不同濾膜、不同預處理方法、不同消解用酸及消解時間,測定并比較砷空白值,試圖通過改變實驗條件降低空白值,探索前處理的最佳條件及步驟.結果表明,對于懸浮物較少的湖泊水域,采用預稱重的醋酸纖維膜過濾水樣、載有顆粒物的濾膜冷凍干燥、HNO3-HClO4加熱共消解36h,消解上清液用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度計測定砷空白值低于懸浮物一個數量級以上,膜空白砷相對標準偏差為2.80%~11.38%,膜空白加標回收率為83%~103%;與滇池5個實際樣品驗證誤差范圍0.27%~6.92%.此方法可以可靠地獲得懸浮物中的砷含量,在砷含量較低的水體懸浮物測定方面具有優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506301425399926.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