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館公園中水處理工程
北京市朝陽區東直門的南館公園中水處理站是以南館公園周圍的民安小區居民住宅的生活排水(包括洗浴、沖廁等全部生活污水)為水源的中水處理站。設計最大中水處理量為1720立方米/日,中水處理站總建筑面積約890平方米。
本處理站的中水處理工藝主要由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組成。二級處理工藝采用了技術成熟、反應效率高、能耗低、對水量水質變化適應性強、出水水質穩定可靠的 SBR活性污泥法技術。深度處理采用了技術上成熟的絮凝過濾和生物炭技術。處理后的中水在理化指標和衛生學指標均達到現行的中水水質標準。處理后的中水主要回用于南館公園,作為該園5000平方米人工湖的補充水源,部分中水作為南館公園自身的綠化用水,部分中水用于附近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用水以及東城區環衛部門噴灑道路的用水。
為了使中水處理站構筑物不破壞公園的景觀,同時防止中水處理站設備運行噪音對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設計將全部構筑物置于南館公園地下,將產生噪音的處理設備全部安置在地下機房內。
本中水處理站內的全部中水處理過程使用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制的運行程序,經PLC(可編程序控制器)控制,可實現智能化自動運行。其特點是對工藝參數控制準確、可靠、合理, 保證出水水質穩定。該中水處理站的設計和自控運行體現了目前國內的先進水平。
本中水處理站建成后,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它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新鮮水,對緩解北京市水資源緊缺的狀況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還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它可以為周圍的居民創建一個良好的綠色的休閑環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