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廠噪聲治理工程
技術提供:大連明日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分析
從聲源調查及測試來看,大連東海熱電廠主要噪聲源為:鍋爐的鼓、引風機,水泵,冷水塔,碎煤機,發電機等。
風機噪聲主要為進出口的空氣動力噪聲、配套用電機電磁噪聲等;水泵噪聲主要為水泵殼體噪聲、電機電磁噪聲等;冷水塔噪聲主要為淋水聲;碎煤機主要為機械噪聲、煤顆粒與殼的撞擊聲、振動及傳送帶的噪聲。
從聲源的分布來看,大連東海熱電廠的聲源分布整體對南面居民、西側居民來看呈明顯的面聲源特性,廠房基本上均為半敞開式結構,隔聲量較低,加上廠房距南面第一排居民很近,約10 m處,治理難度很大。從立面來看,噪聲源如鍋爐,本身很高,又通過各種管道與風機、傳煤帶相連,在建筑外立面上有很多洞口,降低了廠房的隔聲量,由于居民樓房比廠區聲源要高,噪聲主要從通過屋頂、外墻面向外輻射,因此在治理中應考慮到設備房整體的隔聲量。在設計中,由于鍋爐爐膛溫度高,應充分考慮到通風散熱與隔聲量之間的矛盾。
從聲源的頻率特性來看,風機、水泵、冷水塔噪聲呈明顯的中、低頻特性,繞射現象存在。由于目前高噪聲源較多,不可避免地將有些低噪聲源掩蓋,加上聲源如鍋爐爐膛很高、鼓引風機有各種管道,噪聲的輻射面大、途徑多,噪聲降低不可能一步到位。
綜上所述,本采取先重點對高噪聲設備進行單獨治理,再根據治理效果采取進一步的整體治理措施的分期治理的建議。依據大連東海熱電廠設備安置及聲源分布情況看,要徹底消除噪聲,造價很高。針對大連東海熱電廠提出“突出重點,合理設計,降低造價,有效治理”的指導思想,采用聲屏障綜合利用方法,對各噪聲源采取了治理措施。
主要技術指標
一、執行標準
根據《大連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劃分》熱電廠環境噪聲需達到《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 3096—93)中的1類標準;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 12348—90)中的Ⅰ類標準。由于設備夜間工作,決定執行夜間標準。
二、工程運行情況
治理的保護對象:熱電廠南面、西面居民(由于南面居民樓北側有5米已深入大連東海熱電廠紅線內,為最主要保護對象)。
經過治理后,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組織大連明日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和熱電集團大連東海熱電廠于2005年1月對治理后的現場進行監測驗收,結果表明,降噪效果非常理想,解決了百姓長期被噪聲困擾的苦惱,緩解了電廠和居民之間的矛盾,得到了環保部門的認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