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箱板紙生產廢水處理的工程實例
摘要:以浙江某大型造紙企業廢水工程為例,探討了初次混凝沉淀-厭氧水解/好氧氧化-二次沉淀-二次混凝沉淀-砂濾工藝在高濃度箱板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結果表明, 初次混凝沉淀能夠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厭氧水解池可以很好地承受高有機負荷,并能夠提高廢水的BOD/COD,厭氧水解/好氧氧化階段對COD去除率>90% ;二次混凝沉淀進一步降低了廢水的COD;最終的砂濾池保障出水水質穩定。該工藝可以有效地去除箱板紙生產廢水中的COD和SS,平均COD去除率為98% ,SS去除率為99% ,出水各項指標達到了《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544-2001)的要求。
關鍵詞:箱板紙生產廢水;混凝沉淀;厭氧水解;好氧氧化
使用廢紙制造箱板紙時廢紙中約5O%的填料、20%的細小纖維和95%的油墨會進入廢水中,同時脫墨劑的加入也增加了廢水的污染程度。國內外研究者都進行了對箱板紙生產廢水處理工藝的相關研究,王康林等用ABR厭氧氧化試驗處理箱板紙廢水,張燕平等研究了中溫厭氧一好氧的組合工藝處理箱板紙廠廢水。而歐洲與北美以廢紙為原料的制漿造紙廠實行的“零排放”工藝,有效地降低了造紙生產的外部成本 。
我國造紙工業規定的廢紙造紙企業排水量參考指標為60 m3/t,而發達國家造紙企業可以做到<20m3/t。降低造紙廢水排放量是造紙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由之路。低廢水排放量,減少了污水處理設施的規模和建設及運行費用,但卻造成廢水中污染物濃度高、難處理的問題.而我國目前對這種采用先進箱板紙造紙工藝,排出的高濃度生產廢水的處理技術還不成熟[7j。筆者以浙江某排水量為20.9 m3/t的跨國大型造紙企業箱板紙生產廢水處理工程為例,對該處理工程進行了介紹,其工藝流程為:初次混凝沉淀一厭氧水解/好氧氧化(A/0)工藝-二次沉淀- 二次混凝沉淀-砂濾,該套負荷工藝可以有效地去除高濃度箱板紙生產廢水中的COD和SS,使出水各項指標達到《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544—2O01)的要求。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1062006.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