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潔特:“十二五”膜材料科技與產業的發展
來源:南京瑞潔特膜分離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2841 更新時間:2012-11-28 11:15高性能膜材料已經成為解決水資源、能源、環境等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領域等重大問題的共性技術之一,膜材料的應用覆蓋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在過程工業、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水平。《高性能膜材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于今年9月正式發布,進一步推動我國膜產業與技術的發展,有專家預計,“十二五”期間,全國膜需求將以每年25%-30%的幅度增長。與此同時,全球經濟持續惡化,導致相關投資低于預期,相關公司膜材料研發進展低于預期。《水工業市場》本期專題,邀請專家就“十二五”膜材料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參加本次專題探討的企業有:
南京瑞潔特副總陳亮、時代沃頓總經理蔡志奇、賽諾副總王大新、旭化成副總張艱、藍星東麗市場部部長馬玲玲、愛科利泰(韓國)董事長張文碩。
問題:
水工業市場:我國膜材料產業的現有水平和市場需求如何?高性能膜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有哪些重點領域?
陳亮:目前的膜材料市場主要以中空纖維膜和平板膜為主,而瑞潔特是一家從事MBR平板膜技術研發、銷售、服務的企業。現在以平板膜市場為例,目前就我所了解到的,在韓國的工程項目中,30%是使用平板膜,70%使用中空纖維膜及其他膜材料;歐洲的工程項目是50%使用平板膜,50%使用中空纖維膜或其他的膜處理工藝,而在中國的膜市場,目前平板膜的占有率甚至連1%都不到。所以說平板膜在中國市場上的潛力是巨大的,雖然過程會很艱巨,因為這是一個投資回報觀念的轉變。但是我認為,平板膜在韓國、歐洲等國市場的今天就是中國市場的明天,我對平板膜的市場是非常看好的。
瑞潔特從事平板膜研發、銷售的時間并不是很長,雖然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更不是規模最大的一家,但卻是一匹平板膜的“黑馬”。很多客戶都問我如何看待同行業間的競爭,其實我認為這根本談不上什么競爭,大家把平板膜這種先進的膜工藝理念灌輸給用戶,是這些企業共同的責任。在目前這不到1%的平板膜市場中瓜分一杯羹,只是滄海一粟,關鍵是如何使平板膜在國家“十二五”、“十三五”的膜市場規劃中占據主導地位,如何提高平板膜在膜市場中的占有率,這才是企業共贏的目標。
高性能膜產業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是一件“吃螃蟹”的事情,很多時候新興膜工藝的投入比成熟膜工藝要大得多,回報往往也與投入不成比例。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們每一個周期的統計報告都比上一個周期有很大的提高,這證明平板膜這些高性能膜工藝及產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認可。
還是以平板膜為例,應該重點關注的領域有:1、占地面積受到嚴重制約、土地成本較高的工程;2、出水標準要求較嚴格的工程,如要求中水回用、“零排放”等。在這兩個領域里使用平板膜將更節約成本。
水工業市場:為推動膜產業與技術的發展,國家有哪些政策、資金扶持?膜企業將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陳亮:國家對膜產業及節能減排方面早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例如在諸多文件中都有提到MBR工藝是污水處理的主流工藝,并進行大力推廣,甚至在一些地方政府也提出如使用MBR工藝進行污水處理且出水達標,將獲得一定的政府資金補貼。但是這樣的扶持還沒有在全國廣泛地推行,只是在某些地區有類似的政策。
9月份發布的《高性能膜材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對于膜企業而言將會帶來明確的導向,膜產業將迎來一片全新的廣闊的市場,尤其是對于像瑞潔特這樣新興的膜工藝企業,將帶來更大的市場機遇。政策是推動企業前進的原動力,隨著國家對污水排放標準的制定越來越嚴格、對污水處理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從事水處理的企業也必將走在環保道路的最前端。
水工業市場:目前國內反滲透膜有90%是進口產品,超濾和微濾膜約有40%為進口;而用于制作膜的原材料有50%-70%依賴進口。我國膜材料產業與國際水平還有哪些差距?國際品牌在膜技術研發、機制體制建設等方面,有哪些優勢與特點?
陳亮:就瑞潔特而言,企業一直秉承著“產品和質量與國外看齊”的理念,我們有許多客戶拿瑞潔特的產品與國外的一些著名品牌產品進行比較,我們產品的測試結果基本上與國外產品持平,甚至某些參數還超過了國外品牌。雖然國外產品有著多年的品牌知名度打造以及客戶群的認可,是國內膜企業無法比擬的,但是我個人認為,總有一天,中國用戶必將會全部使用中國自主品牌的膜產品。因為膜行業不比電子行業,中國的水平可能要比一些歐美國家落后二十年,而膜處理行業有一個特點,即“全世界最難處理的水都在中國”,中國的膜企業已經有一個廣闊的空間去應對如此復雜的水環境。
國外的膜企業尤其是知名品牌的膜企業,無論是管理理念、銷售模式還是后期的運營維護,都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但在運營維護方面,中國的膜企業是占有優勢的,因為“最好的維護在屬地化”,意思是最好的維護應當是在用戶身邊,所以如果中國的用戶使用國產膜產品,在后期的運營維護上,將比使用國外的膜產品獲得更快更好的售后服務。
水工業市場:為實現“十二五”膜的國產化目標,應如何加強膜技術與產品的本土化與自主知識產權建設?
陳亮:作為一個膜企業,產品是核心競爭力,如何使產品領先于其他企業,如何使產品更適合中國的工程項目,是不斷追求的目標。所以膜企業肯定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資金到膜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很多企業都已經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術研發,研究膜行業的發展和動態,研究如何更徹底地解決水處理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瑞潔特從2010年初第一片膜的誕生,到今年底即將有新一代的產品推向市場,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而且還是在企業以市場營銷為發展重心的前提下進行的,該新一代產品在出水、通量、使用壽命等許多方面,將可能超越目前國內甚至某些國外客戶所使用的膜產品。
瑞潔特目前主要的資金投入在市場營銷和技術研發兩方面,比例大約各占50%,將來隨著市場面的開拓和業務量的增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占比會越來越重。另外,還要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進行新產品研發的同時進行專利申請,保護民族產業更良性的發展。
水工業市場:膜較高的成本制約了膜的推廣,膜的應用也存在著能耗較高的問題,對于降低成本、節約能耗有哪些建議?有哪些值得推廣的成功工藝?
陳亮:其實許多膜產品在實際應用中都會遇到能耗的問題,往往會面臨“減排是否節能”的困惑,當瑞潔特在剛推出第一代膜產品時就已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所以以雙疊平板膜這種特殊的、甚至可以說是另類的產品推向市場。正常平板膜主要的能耗在曝氣階段,大約占全部能耗的90%,而雙疊平板膜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能把正常平板膜的能耗降低20%以上。而第二代產品在出水段作了更大的改進和嘗試,把膜面積更進一步縮小,這樣曝氣階段的能耗還可以再降低。
此外,我們還在研究一種厭氧膜處理方法,目前尚處于實驗中,如果能獲得成功并在市場上大規模推廣,那么曝氣這個能耗最大的階段將被完全省略,即進水無需經過曝氣過程,直接通過厭氧反應進行正常的水處理流程。這種工藝非常適合用于農村污水處理,因為農村污水處理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既要投資抵、無運行維護成本、使用壽命長,還要效果明顯、能抵抗農村用水的“空心化”和不穩定化(高峰低谷懸殊大),但是目前沒有一種水處理工藝或者產品能夠解決這以上所有的問題。
水工業市場:高性能膜材料在飲用水、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有哪些具體案例?
陳亮:目前瑞潔特平板膜以其在MBR系統中穩定的使用性能和高質量的使用效果主要運用在中水回用上,尤其是以屠宰廢水、食品廢水的處理項目為重點,這是瑞潔特主攻主專的兩個領域。過去的一年中我們大量實踐于屠宰、食品等行業的廢水處理領域,同時也針對多晶硅廢水,洗毛廢水,垃圾滲濾液,化工廢水這些高難度廢水處理領域樹立了不少的案例。
在屠宰廢水方面,首先,我們和南京雨潤集團在今年上半年簽訂了兩個合同,并已開始實施,下半年又簽訂了兩個合同,這意味著明年雨潤集團的屠宰廢水將全部交由瑞潔特處理。此外,明年雨潤還有一個1000萬元的工程改造項目也將交由瑞潔特完成。
其次,以江蘇淮安市、宿遷市等蘇北城市商務局為代表,與瑞潔特簽訂了以市為單位的屠宰廢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的項目合同,對當地所有的屠宰廢水工程進行更新換代。
在食品廢水方面,瑞潔特剛剛中標了一個匯源果汁的廢水處理項目,匯源集團每年有1000-2000萬元的工程改造項目,如果這個示范項目能做成功,那么接下來匯源集團所有的工程改造項目將都交由瑞潔特完成。
明年瑞潔特在屠宰與食品廢水處理項目的基礎上,將涉足醫療、化工廢水處理領域,目前已經與中海油達成初步意向,在海洋鉆井平臺上進行油水分離和員工生活污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