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110看冬防丨北京PM2.5持續下降,交出這樣一份氣質成績單
來源:羅克佳華 閱讀:6253 更新時間:2018-04-19 10:042017年10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期間,
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53μg/m3,同比改善43.6%,
超額完成18.6%,重污染天數減少71.8%,改善幅度分別居"2+26"城市第二名、第四名。
分到各區來看,北京市所有城區均完成了冬防目標考核,
其中大興區、房山區、西城區冬防目標完成效果最為顯著,PM2.5濃度下降率均在45%以上。
北京市各區冬防完成情況
作為過去人們口中的"霾都",北京市取得這一系列的驕人成績,實屬不易。在去年10月,北京市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秋冬攻堅行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方案》,通過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保障了秋冬季持續增加的"北京藍"。
從固定源環境執法來看
據統計,去年全市固定源環境行政執法共立案處罰5238起,處罰金額18737.1萬元,比2016年分別增長77.98%個31.68%。其中,大氣環境類違法行為立案處罰2532起,處罰金額7848.61萬元。
從移動源環境執法來看
據統計,全市檢查機動車(含非道路移動機械)2004.4萬輛次,查處違規車5.9萬輛次,執法量為2016年的5.9倍。其中,人工檢查重型柴油車96.3萬輛次,查處5.8萬兩次。
這些執法數據無一不在表明北京"要綠水青山,更要金山銀山"的環境治理態度。但是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從治理目標、治理任務、治理階段和治理基礎來看,我們目前仍處在爬坡邁坎的關鍵階段,為此,日前北京印發了《北京市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要求北京PM2.5濃度要力爭繼續下降,還針對各區制定了不同的空氣質量要求。其中,PM2.5濃度要控制在65μg/m3以下的,是通州區和開發區;要控制在49μg/m3以下的,是懷柔區、密云區以及延慶區。
此外,本次"藍天保衛戰2018計劃"還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藍天保衛戰2018計劃"以加強科學化、系統化、法治化管理為目標,緊扣當前大氣污染來源和結構的變化,繼續聚焦PM2.5污染治理,緊抓重型柴油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重點和難點問題,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手段,推進空氣質量改善。
二是構建責任明晰的"大環保"工作格局。"藍天保衛戰2018計劃"要求進一步推進責任落實,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深入開展市級環保督察,進一步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健全"管發展、管生產、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強化齊抓共管的合力。完善下沉至街鄉鎮的排名、通報工作機制,壓力傳導、壓實責任。
三是突出不斷提升精細化治理能力。加強科研和技術創新,發布新一輪細顆粒物來源解析,提高治理的科學性、針對性。構建"一證式"管理體系,推動排污許可證制度成為固定源管理核心制度。充分發揮聯合懲戒和信用體系約束作用。認真落實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強化聯合會商、聯動應急機制,加強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四是強調全民共治。傳播生態文明理念,讓綠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付諸實踐。加大環保科普宣傳和信息公開,在中小學開展生態環保教育,開展有獎舉報,曝光環境違法行為。
結束語
大氣污染防治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政治任務。現階段的冬防考核期已結束,但新一輪的污染防治也拉開了帷幕。如今,北京市新目標、新任務已經明確,相信在"人努力"下,北京的天會更藍、環境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