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文本已經形成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高云虎日前在第13屆高交會上表示,2010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的規模已超過65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速約20%。目前,《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形成文本,未來還將可能與規劃同時發布重點產品目錄。此前,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項目,對高強輕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6類新材料進行重點支持。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文本已經形成
新華網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高云虎19日在第13屆高交會上表示,2010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的規模已超過65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速約20%。
目前,《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形成文本,未來還將可能與規劃同時發布重點產品目錄。
據高云虎介紹,2010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著手編制《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前,規劃文本已經形成。“十二五”期間,新材料發展將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以加快升級換代為主攻方向,以提高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為發展重點,通過產學研用結合,加快完善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政策體系。并將可能設立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健全投融資保障機制,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的扶持力度。
高云虎透露說,工信部門還將擬定一份重點產品目錄。該目錄將包括400多種重點新材料產品及其性能指標,關鍵技術裝備、主要應用領域等,擬作為附件與規劃同時發布。以提高《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社會特別是企業的引導作用。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建成2萬億元產業規模
中證網訊 11月19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高云虎在高交會上表示,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安排,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自2010年著手編制《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前已形成文本。按照《規劃》,到201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0億元的總產值,年均增長率超過25%。
據高云虎介紹,2010年我國新材產業規模超過6500億元,與2005年相比年均增長接近20%。而《規劃》提出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建立起具備一定自主創新能力、規模較大、產業配套齊全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突破一批國家建設急需、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新材料產業基地;新材料對工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高云虎還透露,《規劃》提出了6大領域、20個重點發展方向,從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應用等環節對每一個重點的發展途徑、發展方向、主要產品、關鍵應用等進行了詳細安排,并在附件《新材料產業“十二五”重點產品目錄》中做了進一步細化。
新材料十二五規劃亮相 六大新材料行業分享盛宴
據投資快報報道,《新材料產業“十二五 ”發展規劃》將于本周二正式發布,標志著新材料產業開始進入黃金增長期。“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項目,對高強輕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六類新材料進行重點支持。
新材料“十二五”規劃本周發布
《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將于9月7日上午在第一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正式發布。
按照博覽會既定議程,在《規劃》發布的同時,工信部原材料司官員將對《規劃》進行現場解讀。
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項目,對高強輕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6類新材料進行重點支持。
據悉,在已經形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十二五”發展思路中,對新材料產業的表述是,“到2015年,突破一批國家建設亟須、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關鍵新材料的自給率提高到70%。”分析認為,重大工程項目支持的每個子行業都有望通過5-10年時間形成千億元至萬億元產值規模。廣發證券的測算顯示,我國新材料產業年均增速高達22.5%。
高強輕型合金材料
高性能輕型合金材料將是新材料“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新材料之一,并配套專項工程予以支持。輕型合金主要是鈦合金、鎂合金和鋁合金,其中,鈦、鎂合金目前規模較小,受益航空工業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最有潛力的合金材料。
其中,金屬鈦的強度居各金屬之首,延展性、耐腐蝕性、無磁性等性能優越,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電力、海水淡化、建筑、體育休閑等領域,被譽為第三金屬和戰略金屬。
功能膜材料
業內人士透露,功能膜材料被列入新材料“十二五”重點扶持專項工程。可以預計,水處理膜、太陽能電池膜、平板顯示薄膜、半導體及微電子用薄膜等領域,將涌現出一批成長前景良好的公司。
其中,在水資源總量控制與水權流轉等相關政策下,污水處理行業將成為用水指標的“創造者”,從而將極大擴展污水處理公司的市場空間,進而為水處理膜企業帶來增長動力。
新型動力電池材料
發展純電動汽車是世界發達國家追求的目標,我國也把新能源電動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發展電動汽車的關鍵應是電池的研發。近5年來,鋰動力電池技術日臻成熟,按照其所選用的正極材料來劃分,主要有錳酸鋰、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3種,已被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中。
“鋰電池材料具有較高的專利壁壘,我國鋰電池產業的發展還需要經歷技術研發和經驗積累,實現產品的成熟穩定。”一位業內人士說。
碳纖維復合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碳纖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一種重要產品,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碳纖維是含碳量高于90%的無機高分子纖維。碳纖維可分別用聚丙烯腈纖維、瀝青纖維、粘膠絲或酚醛纖維經碳化制得,其中,以聚丙烯腈為原料的碳纖維占市場份額75%。
稀土功能材料
稀土被譽為21世紀新材料的“寵兒”,由于特異的光、電、磁和催化性能,其已在國民經濟和現代科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權威人士透露,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思路中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將“大力發展稀土永磁、催化、儲氫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稀土資源高效率綜合利用技術。”據介紹,未來5年,科技部將劃撥總額3.5億元的扶持資金,用于重點支持稀土材料在以上四個領域的應用研發。
目前看來,在四大應用領域中,稀土永磁是規模最大、潛力最大的部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