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污水處理 推進總量減排”:是什么阻礙了達標排放?
圖為記者在榆林市府谷縣污水處理廠外排口采集水樣。記者劉曉星 童克難攝
地處陜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市,煤、氣、油、鹽資源富集,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讓榆林在過去的5年中迅猛發展。近幾年來,榆林市相繼建設了15座污水處理廠,其中,建成投運并通過驗收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有14家。
記者日前驅車上千公里深入榆林,對其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突擊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存在著選址不當、工藝設計不符合實際、超標排放及管網不配套等問題。
污水處理到底達不達標?
記者一行從榆林市區驅車,先后調查了榆林高新區閆莊則污水處理廠、榆橫工業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定邊污水處理廠、神木縣錦界污水處理廠及府谷縣污水處理廠,并分別從排放口采樣送往相關機構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府谷縣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和氮氨濃度分別為95mg/L和35.1mg/L;神木縣錦界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和氮氨濃度分別為82mg/L和26.6mg/L。
然而,記者在榆林市環保局調取的污水排放連續監測小時平均值日報表上看到,在記者采樣的同一時間點上,府谷縣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和氮氨濃度分別為23.77mg/L和4.2mg/L;錦界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和氮氨濃度分別為23.77mg/L和4.2mg/L。從在線結果來看,兩家污水處理廠均為達標排放。
在線監測數據與實際水樣數據緣何存在這么大的差別?記者在榆林市環保局獲得了5月7日神府經濟開發區錦界污水處理廠向榆林市環保局發送的一份《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設施)停運申請表》,表上顯示,“2014年5月7日9點30分,我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水質濃度超標,高達1300mg/L,已超出我廠處理能力,申請停運。”
如此看來,記者于5月8日在排放明渠采集的水樣應該是錦界污水處理廠設施停運后的未經有效處理的超標污水。
而記者采集的水樣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與榆林市環保局在線數據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則不得而知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