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三管齊下破解活性炭更換難題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浙江湖州安吉萬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完成活性炭更換后,立即將更換情況反饋到環保工作群,與此同時,片區環保管家及時將反饋情況更新至遞鋪街道(康山片區)企業活性炭更換推進表中。
“現在換炭流程像網購一樣簡單,系統提醒+專人對接,省心又合規。”公司環保負責人說。
安吉萬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位于遞鋪街道康山工業園區,主要從事塑料轉椅配件生產,產生的注塑廢氣經二級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高空排放,更換產生的廢活性炭由集中脫附中心進行再生處理。根據湖州市生態環境局安吉分局的“兩山”生態空間協同管理平臺,監測到這一企業上一次更換活性炭時間為2025年5月27日,系統中于2025年8月18日顯示黃碼,集中脫附中心業務員收到黃碼提醒后立即聯系企業更換活性炭,同時將相關信息推送給片區環保管家。
“以前必須入企進行檢查才能掌握活性炭的更換情況,增加了企業負擔。而如今,只需在‘兩山’生態空間協同管理平臺后臺調取相關數據,便能及時掌握各企業活性炭更換情況,真正實現‘無事不擾’,實現‘企業減負+監管增效’雙贏。”安吉縣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孝源中隊中隊長張兵介紹。
活性炭吸附是很多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廢氣處理重要工藝之一。而活性炭更換,更是企業達標排放廢氣的關鍵一環。安吉縣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孝源中隊為解決轄區涉VOC企業廢活性炭更換不規范難題問題,在孝源片區、塘浦片區、康山片區開展區域試點,創新推行“分層管理+分級管控+成效督辦”監管模式。數據顯示,危廢處置效率提高40%,企業按期換炭率提升63%,紅碼率下降92%。
打開“兩山”生態空間協同管理平臺,企業活性炭運行情況一目了然。基于這一系統,孝源中隊對企業進行“賦碼管理”,配套建立“三級預警”機制實現分級管控:系統觸發黃碼預警后,駐點專員30分鐘內電話通知企業,48小時內完成現場核查與換炭協商;企業確定更換時限后,賦藍碼標識;對超期7日未處理的紅碼企業,執法人員開展專項服務。通過“碼上”智慧監管,實現“預警—響應—處置”全流程提速72%,遠超傳統監管效率。
孝源中隊還建立三級聯動機制,企業環保負責人負責活性炭更換臺賬管理,記錄填充量、碘值等關鍵參數;環保管家實時跟蹤系統預警,動態更新換炭進度表;中隊片區責任人重點督辦紅碼超期企業,上門落實更換。通過責任到人、進度上墻,實現從源頭到處置的閉環監管。
“針對部分企業訂單不穩定的問題,我們在活性炭3個月使用期限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更換要求,創新‘停產報備’機制,由企業發起10日以上停產申請,對更換時限進行順延,中隊加強過程監管,不定期現場核實企業實際情況。”張兵介紹,今年以來已累計為21家企業辦理更換順延,為企業減負超50萬元。
據介紹,這一監管模式通過責任分層、數字預警、服務下沉三重突破,不僅精準破解活性炭更換監管痛點,還提高了企業規范更換廢活性炭的意識,緩解了第三方危廢處置單位集中處置的壓力,降低了企業違法風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