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增壓風機濕法煙氣脫硫技術及其應用情況
摘要:本文介紹了浙江某發電廠的脫硫系統不配備增壓風機,利用鍋爐引風機提供脫硫阻力降,簡化了脫硫系統,減少了設備購置費用,降低了設備運行維護成本。
1 系統介紹
浙江某發電廠#2機組鍋爐采用420t/h超高壓自然循環、一次中間再熱鍋爐,銘牌主蒸汽出力420t/h,最大蒸汽出力430t/h,理論煙氣量547000Nm3/h。
引風機為兩臺1788B/1615型離心風機,風壓為8255Pa,風機流量為420048m3/h,配YKK630-6電機,電機容量為1300kW,電機額定電流為152.2A,電機轉速為990r/min。使用YOTGC1000/1000液力耦合器,功率為640~1860kW,輸入轉速為950r/min。
爐膛壓力在小于-8 0 0 P a或大于1 1 0 0 P a時,延時1.5s,鍋爐MFT(master fuel trip,總燃料跳閘)。
脫硫系統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吸收塔采用美國巴威(B&W)公司托盤噴淋塔,并配有3臺漿液再循環泵和3臺氧化風機,保證脫硫效率在90%以上。整個脫硫島系統理論最高壓損為3035Pa,另設有旁路煙道及旁路擋板,用于投切脫硫系統。脫硫島無增壓風機,煙氣動力由鍋爐引風機提供。
煙氣脫硫系統與鍋爐煙氣系統緊密相連,以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是脫硫系統保護控制邏輯設計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2 系統投切分析
由于該脫硫系統無增壓風機,僅依靠鍋爐引風機提供相應動力。在投入脫硫前和投入脫硫后,脫硫島煙氣壓力穩定,引風機運行狀況相對穩定,能保證機組安全、穩定的運行。當爐后脫硫島煙氣阻力發生變化時,引風機需做出一定調整,而調整速率過快會影響爐膛燃燒。因此,在脫硫系統投切和漿液再循環泵啟停時,較易出現問題。
2.1 旁路擋板開關
某次試驗中,在50萬m3/h的煙氣量下,旁路擋板手動關閉,脫硫系統投入。整個投入過程,爐膛負壓最大為124Pa;最小為-121Pa。為減少對機組主設備系統的影響,避免造成瞬時爐膛負壓過高或過低,引起鍋爐MFT動作,FGD旁路擋板投入時間約為5分鐘。
在50萬m3/h的煙氣量下,旁路擋板手動打開,把脫硫系統切除,在5分鐘的切除過程中,爐膛壓力變化最大為140Pa,最小為-60Pa。
在脫硫系統正常投入和切除過程中,引風機有足夠的調節能力,鍋爐爐膛負壓未發生劇烈變化,但整個投入和切除過程應盡可能放慢,減少煙氣壓力波動對爐膛負壓的影響。當旁路擋板開度小于20%時對鍋爐影響較大,應特別注意小心,在旁路擋板關閉時,最后的20%對鍋爐影響也較大,應加強監視和聯絡。
系統在正常投、切時,采用手動操作,整個投、切時間不小于5分鐘。在出現進入FGD的煙氣的煙溫、含塵(煙氣粉塵濃度)超標以及GGH故障等時,要使旁路擋板在事故狀態下自動打開,切除脫硫島。旁路擋板采用脈沖慢開方式,每個脈沖信號間隔25秒,擋板全開時間不小于6分鐘,防止機組發生異常情況,保護脫硫島內設備。
當運行的2臺或3臺循環泵全部跳閘或在鍋爐MFT的極端情況下,應快速切除脫硫島,且旁路擋板應在28秒內快速全開。
2.2 再循環泵切換
為確保運行安全,脫硫島的3臺循環泵分別接于廠用電6kVA,B段。在正常運行工況下(指燃煤含硫率小于1.06%)運行的2臺循環泵,通常為#1、#3泵,接于6kVA,B段,以降低循環泵全部跳閘的幾率。
在正常操作時,如將#1、#3漿液再循環泵切換為#2、#3漿液再循環泵運行,脫硫系統原煙氣壓力會發生一定波動,#1、#2引風機應相應做出調整,以穩定鍋爐正常運行。操作過程應為先開啟#2循環泵,穩定后再停用#1循環泵。
在50萬m3/h的煙氣量下,記錄的具體數據如下:
(1)2臺循環泵運行時增開1臺,3臺運行,2臺引風機電流平均增加5~8A,原煙氣壓力增加200~500Pa。
(2)3臺循環泵運行時停開(運)1臺,2臺運行,2臺引風機電流平均降低4~6A,原煙氣壓力降低250~450Pa。
(3)爐膛負壓波動極值為:+120Pa~-183Pa。
以上數據表明,漿液再循環泵的切換對鍋爐影響不大,引風機稍做調整即可克服煙氣壓力波動,將鍋爐調整至正常,保證脫硫系統與整套發電機組穩定運行。
3 運行概況
該發電廠#2鍋爐煙氣濕法脫硫裝置,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2003年4月首次導入煙氣進行調試;2003年7月完成168小時試運行。2003年9月,在煤種含硫1.06%、負荷分別為100%MCR(maximum continuous rating,最大連續功率)、70%MCR,以及煤種含硫1.4%、負荷100%MCR時,浙江省電力試驗研究所對#2鍋爐FGD系統進行了性能考核試驗,《煙氣脫硫合同附件》“保證設備和系統試驗”中規定的三項功能保證全部合格,八項性能保證除噪音一項,也都合格。
2 0 0 3年9月至2 0 0 5年8月,#2鍋爐運行總時間為1 6 3 4 5小時,脫硫系統運行時間為1 5 9 4 6小時,脫硫系統投運率為97.55%,平均脫硫效率91.38%,脫除SO211690余噸。
該脫硫系統由于機組停役、脫硫裝置檢修、試驗等原因,兩年來共計撤出運行34次,其中大多數為有計劃手動撤出,機爐集控與脫硫控制采用電話或對講機聯系,撤出過程平穩,爐膛負壓波動為100~200Pa。脫硫系統投運以來的兩年多時間里,除了幾次保護誤動外,沒有因運行異常而導致發生保護動作。
保護誤動大致情況如下:
(1)2003年6月27日,由于#2爐2號角中排油槍推進信號誤發,造成#2爐脫硫旁路煙道擋板保護動作打開。導致信號誤發的原因是雨水滲入油槍控制箱,2號角中排油槍推進行程開關絕緣下降而誤接通。運行人員在CRT(cathode ray tube ,屏幕顯示器)上撤出“油槍投入切旁路”聯鎖開關,手動關閉旁路煙道擋板,系統恢復正常后運行人員投入“油槍投入切旁路”聯鎖開關。
(2)2003年7月7日,由于同樣原因,#2爐2號角中排油槍推進信號再次誤發信號,造成#2爐脫硫旁路煙道擋板保護動作打開。經熱工人員處理后,恢復正常。
兩次油槍推進信號誤發,引起脫硫旁路煙道擋板保護動作常速打開,爐膛負壓波動均在100~200Pa之間,說明保護控制邏輯設計是正確的。同時,由于兩次誤動,我們采取了如下預防措施:在油槍控制箱上加裝防護罩;在#2FGD聯鎖保護中的鍋爐投油保護上加裝投撤小開關,只有在鍋爐準備投油時,經確認后投上保護小開關,避免誤動。
(3)2005年2月16日,熱工人員在檢修出口煙道擋板執行機構時,因處理不當,在投運#2FGD時,造成出口擋板開信號未反饋。投入旁路擋板聯鎖開關后,旁路擋板出現快開動作,運行人員立即撤掉聯鎖開關,旁路擋板停在開度10%處,此時爐膛負壓變化為-98~142Pa。后經熱工人員在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統)組態中對相關的RS觸發器進行復位,系統恢復正常。
此次旁路擋板快開誤動,因處理快速,沒有記錄爐膛出口壓力變化的全過程,但從旁路擋板10%開度時,爐膛出口壓力的微小波動可判定,在旁路擋板出現快開動作時,鍋爐爐膛出口壓力的變化不會導致發生MFT。
通過兩年的運行實踐可以確定,脫硫系統不配備增壓風機系統,運行也是安全的。
4 經濟效益
浙江另一家配備了增壓風機的電廠,二臺420t/h鍋爐的125MW機組(已增容至130MW),原有的2臺引風機,型號為Y4-73-11、N26.5D, 出力50萬MW,電機功率700kW,額定電流80.3A。在脫硫改造項目中,2臺機組共用一套脫硫系統,配置1臺3000kW增壓風機。在2臺機組正常運行時,引風機電流約120A,增壓風機電流250~270A,當1臺機組運行時,在常規3臺循環泵運行的情況下,增壓風機電流為150A左右。
而不配增壓風機的脫硫系統在滿負荷(135MW)運行時,2臺引風機電流約210A。如假設兩廠脫硫島其它用電設備相同,僅在風煙系統上,不配增壓風機就有明顯的節電效果,在單臺機組運行時節電效果更明顯,在設備檢修維護方面,費用節約也是可觀的。
根據測試結果,不配備增壓風機的發電廠的#2鍋爐系統耗電情況如下:當滿負荷(設計值)時,脫硫島耗電量為920kWh,占#2機組發電量的0.7%,考慮引風機增加電耗約350kWh(脫硫系統投撤前后,引風機增加的電流),約占#2機組發電量的1%。
綜上所述,發電廠濕法煙氣脫硫技術不使用增壓風機是切實可行的。不使用增壓風機,適當將鍋爐引風機功率加大,可大幅降低脫硫系統造價,減少脫硫系統運行維護成本,是一項非常值得推廣的技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