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污泥中銅鎳回收方法及工藝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電鍍污泥中銅、鎳的回收方法及工藝。采用硫酸浸出,浸出液在電壓為2.4V時電解3.5h ,銅的總回收率在99 %以上,同時將Fe2+氧化成Fe3+,電解余液(電解銅之后的溶液) 加熱至90℃,用磷酸鹽調節pH 至3.0 ,磷酸鈉投加倍數為形成磷酸鹽沉淀理論用量的1.4倍,99%的鐵、鋁、鉻被去除,鎳的總回收率約在97%以上。
關鍵詞:銅 鎳 電鍍污泥 磷酸鹽沉淀
采用化學法處理電鍍廢水會產生電鍍污泥。該污泥含有銅、鎳、鉻、鋅和鋁等金屬,銅和鎳的含量相對較高,約在10 %(質量分數) 以上[124];若不循環利用,不僅危害環境,也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深入研究電鍍污泥的資源化技術對發展循環經濟具有深遠意義。
目前,關于電鍍污泥中銅、鎳回收工藝的研究很多。有研究者以硫酸為浸出液,根據電鍍污泥硫酸浸出液中金屬成分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化學試劑調節pH ,最后萃取分離銅、鎳并回收[527] 。王浩東等[8] 、祝萬鵬等[9 ,10] 以氨為浸出液,銅、鎳與氨有較好的絡合性,可使兩者與其他金屬(如鋁、鐵等) 得到較好的分離,而電鍍污泥的氨浸出液再經萃取或蒸氨,最終回收銅、鎳。胡紹華等利用堿浸出的方法先分離鋁,然后用酸浸出銅鎳混合物,浸出液再采用離子交換等方法分離并回收銅、鎳。此方法針對以聚鋁為絮凝劑處理電鍍廢水而得到的電鍍污泥,但出于成本的考慮,該法的應用受到限制,相關報道也不多。
我國電鍍廠分散,以小型企業居多,產生的電鍍污泥具有成分復雜多變、分類不規范等特點,且其成分及含量也隨著電鍍批次的不同而改變。隨著我國電鍍行業的快速發展,電鍍行業出于自身運營成本的考慮,電鍍污泥中銅、鎳的含量越來越低,但仍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因此,針對銅、鎳含量較低的電鍍污泥,開發流程簡單且處理成本低的新工藝勢在必行。筆者以含有銅、鎳、鋁、鐵、鉻等金屬的電鍍污泥為研究對象,尋找在酸浸出液中分離鋁、鐵、鉻的優化方法及工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112011637201826.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