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固液分離法處理電鍍廢水后的鉻反彈成因分析與對策
更新時間:2012-02-23 14:02
來源:水處理技術
作者:
閱讀:2494
摘 要:從化學熱力學和電化學理論出發,對固一液分離后的上清液和沉降污泥Cr6+含量以及Cr3+—Cr6+。 之間的形態轉化相關性進行研究和分析,進而提醒人們要特別注意控制含鉻污水中鉻反彈及全過程處理的完整性。
關鍵詞:絮凝沉淀;固液分離;化學自由能;反應方向;綜合利用
在電鍍含鉻廢水處理過程中,還原一固液分離法以其原理明晰,操作簡便,投資較少,運行費用低,適應性較強而獨樹一幟,并被普遍認可采用。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鐵屑(Fe)或FeSO4作還原劑,先將Cr6+還原為Cr3+,再加絮凝劑將Cr3+絮凝沉淀,然后進行固液分離,以達到對電鍍廢水進行處理的目的。
其實,在整個含鉻廢水處理過程中,絮凝沉淀,固液分離只是一項前期工作,對末端固體狀污泥和上清液如何處置?則是關系到治理效果乃至成敗的關鍵一環。目前多數做法是:將污泥隨意棄之或將其拌入煤中燃燒后混入爐渣被建材等行業用;上層清液則是達標(Cr6+≤0.05mg/L)后排放。然而這些簡單的處理方法不僅可能造成已轉化的鉻離子再發生逆轉,使處理前功盡棄,甚至會由于擴散造成更為嚴重的污染局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02231402388877.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