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尾礦廢水及廢渣浸出液的理化特征及生物毒性效應
更新時間:2012-11-02 00:23
來源:貴州農業科學
作者:
閱讀:2728
摘要:為了研究金礦礦區農田周邊堆存的廢渣浸出液及礦區農田灌溉用水的理化特征及生物毒性效應,通過對黔西南"水銀洞"金礦進行現場調查并對農田周邊大量堆放的礦區基巖、尾礦廢渣、尾礦區庫底泥及進入農田灌溉水渠的尾礦庫廢水、外排廢水等樣品及金礦上游地表水進行全面采集和理化分析,并進行發光細菌急性生物毒性測定。
關鍵詞:金礦; 廢水; 廢渣浸出液; 重金屬; 發光細菌
所有礦區樣品浸出液及水體中的Cd均超出地表水質量Ⅲ類限值和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礦區上游地表水和下游廢水中CN-含量超出地表水質量Ⅲ類限值。生物毒性數據表明,上述樣品浸出液及水體的生物毒性從高至低為:下游外排廢水>尾礦庫廢水>底泥浸出液>尾礦廢渣浸出液>礦區基巖浸出液>礦區上游地表水。說明,該金礦開采過程中大量產生和堆放的基巖、尾礦廢渣、尾礦庫底泥被地表水和雨水淋溶或浸泡后其浸出液將對周邊農田土壤產生危害;進入農田灌溉水渠的尾礦庫廢水、外排廢水具有較強的生物毒性,其排放會給下游的農業生態環境和水生生態環境及人畜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金礦帶來的環境污染應引起重視。
詳細內容請查看附件部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11020034386458.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