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尾氣污染危害及防治研究
汽車作為現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為人類的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然而機動車尾氣的排放卻對空氣質量以及居民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危害。
一、機車尾氣對于環境的危害
機動車尾氣成分十分復雜,嚴重影響環境的化學物質約有十多種,其中CO留存在大氣中的時間可達3至5年。一旦進入人體后會與血紅蛋白結合,致使人體組織因為缺氧而壞死。NOx 不僅能夠產生酸雨,對于大氣中的臭氧亦具有嚴重的破壞。HC對人的眼睛,耳朵等有強烈刺激,嚴重可致癌,NOx和HC還能產生光化學煙霧,這種煙霧具有強氧化性,對于動植物都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夠加速橡膠制品的老化,降低大氣的能見度,從而間接引發交通和事故。光化學煙霧對大氣層具有破壞作用,產生臭氧空洞,長期作用會加速地球環境的惡化[1]。
據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2010年報報道,相較于2008年,我國機動車排放的CO,NOx和HC量分別達到4018.8萬噸,583.3萬噸和482.2萬噸,已經成為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2]。其中,江陰市2011年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約5424噸,其中黃標車排放3566噸,占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65.7%。
二、機車尾氣污染防治所面臨的問題
2.1 監管缺失 目前,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主要有環保部分負責,但是相關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因此環保部門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的狀態。加之,汽車尾氣排放所涉及的范圍眾多,并非環保部門一家能力所及,因此監管處于一種空缺的狀態。
2.2 道路擁擠
從道路設計的現狀來看,機動車的保留量已經遠遠超過了道路以及環境的負荷。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私人汽車的擁有量從1985年的28.49萬輛突增到2009年的4574.91萬輛。因此,在上下班高峰時段,交通擁堵會加劇車輛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加深其對環境以及人體的損害。
2.3 燃油超標
我國車用燃油的含硫量比發達國家要高出十倍,這直接導致了排放污染物超標,嚴重制約了機動車排放水平的控制情況。2007年我國開始推廣機動車“國III”標準,但是直到2010年末,全國仍舊有多個省市無法實現這一目標,而在歐洲,推行“歐III”、與“歐IV”標準時,退出了相應的油類標準,并且淘汰了一大批不合格的汽車發動機型號,從而確保該標準能夠實施[3]。
2.4 機動車整體性能低
從我國汽車制造業來看,其整體性能以及控制污染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國產車輛的耗油量是國外同類產品的1.2倍左右。同時,我國現行的維護保養制度,其主要關注的領域是安全與性能,對于車輛環保的幾乎沒有特別的要求,因此車輛在經過一段時期使用之后,其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反而會加重。
三、機車尾氣危害的防治措施
3.1、發展清潔型交通工具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等清潔型交通工具的興起,對于緩解機動車尾氣排放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城市交通工具應該采用天然氣等清潔型能源,其中江陰市已于2011年完成了384輛駕校教練車油改氣的工作。同時,應該加快地鐵以及天然氣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及運營。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可以開辟地下通道,以緩解地面交通的壓力,從而降低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量。
3.2、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城市規劃
加強城市管理能夠有效地改善機動車尾氣污染情況。一方面可以通過建立城區摩托車禁行,高污染汽車限行,永久性行人專用區以及禁止車輛通行的住宅區等方式,實現尾氣排放的控制。另一方面,提高城市人均綠化面積,增強城市自凈能力。同時,加強道路交通管理,保證交通通暢,減少汽車尾氣對于環境的污染程度。
3.3、加強監督管理,完善檢測系統
我國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是制約尾氣污染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強化新車轉入制度,對于不符合排放標準的新車,嚴禁其進入市場。同時,組織尾氣檢測人員培訓,提高尾氣檢測人員素質,完善機動車的尾氣檢測體系,加強對汽車尾氣檢測的管理。通過遠程網絡監控、不定期現場檢查、抽查檢測報告等措施,基本消除了加裝臨時三元催化、檢測探頭不插入到要求深度、內外勾結出假報告等檢測中常見作弊行為,維護尾氣檢測工作的公正和權威。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模式,對于機動車實施分類刮泥,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
結論
機動車尾氣的污染治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一方面,城市應該加強管理與建設。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新型環保型交通工具的開發與使用。同時,加強制度建設,讓相關職能部門能夠聯動起來,從而實現機動車尾氣的防治。
參考文獻
[1] 印紅玲,洪華生,王新紅等. 廈門市大氣中機動車尾氣的烴類污染特征[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0,26(3):112-118.
[2] 張靜. 機動車尾氣污染與控制分析[J]. 大眾科技,2010,(4): 100.
[3] 賀圣中. 淄博市機動車尾氣污染問題分析及防治對策[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8):100-101.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