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蚌對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環境的改善穩定作用
更新時間:2014-11-13 13:51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
閱讀:2077
摘要:
通過選用昆明市第五污水處理廠的一級A標出水和水處理廠外排污泥作為靜態實驗環境,研究不同混養密度下銅銹環棱螺、橢圓背角無齒蚌對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環境的凈化性能,篩選出凈化效果較好的放養密度。結果表明:放養30d,銅銹環棱螺、橢圓背角無齒蚌對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環境的水質、底質均有一定的凈化作用,扣減空白對照影響,水中COD、TP、NH3-N及底泥有機質平均去除率分別為22.26%、26.10%、25.60%和25.69%,底泥厚度平均減少3.8cm;與對照相比,放養螺蚌45d內水均能清澈見底,透明度均>70cm,能明顯穩定水體透明度,改善水環境。綜合螺蚌生長適應性和凈化效果考慮:污水處理廠再生水靜態環境中,螺蚌混養密度應≤3000g/m3,在2000~2500g/m3為宜,其中銅銹環棱螺的最適放養密度在400g/m3,橢圓背角無齒蚌為1600~2100g/m3。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411131351376406.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