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受體沖擊條件下低有機質剩余污泥的高溫厭氧水解酸化性能
更新時間:2016-02-24 10:49
來源:環境工程學報
作者:
閱讀:1980
摘要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是其后續能源資源化的重要前提保障技術。針對低有機質剩余污泥,在55℃高溫運行條件下,研究了電子受體沖擊對剩余污泥水解酸化運行性能的影響,重點考察了水解酸化過程中水解、酸化效果和氮磷營養元素的釋放。結果表明:采用短時曝氣沖擊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厭氧水解酸化過程中污泥的去除率,短時曝氣和對照組條件下污泥揮發性懸浮固體去除率分別為40%和31%。電子受體沖擊條件下增加了溶解性化學需氧量(重鉻酸鉀法)的產率,尤其是蛋白質產率。引入電子受體沖擊主要改善固體物質的降解效率,并不影響酸化的代謝模式,酸化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主要以丁酸型為主。氨氮釋放、三維熒光和分子量分布均表明蛋白質類物質的差異主要在于水解階段產生溶解性蛋白質濃度不同,而不是酸化階段造成的差異。電子受體沖擊尤其是短時曝氣沖擊是強化污泥水解酸化的有效技術途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60224104959500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