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到底高不高?聽專家來捋一捋
【谷騰環保網訊】我國垃圾焚燒行業經歷快速擴張后,當前面臨多重挑戰。部分地區產能過剩、區域處置能力失衡,疊加需求萎縮、地方財政承壓等多重不利因素,使得行業正經歷“大考”。
這個曾經飛速奔跑的行業,不得不放緩腳步,卻也由此獲得了一次冷靜審視的契機——正如森林需要經歷寒冬才能孕育新生,行業的成長同樣需要逆境淬煉。如何在挑戰中辨明方向、補足短板,成為擺在從業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對此深有感觸:“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已占全球60%以上,但行業對資源化利用的認知仍存在誤區。”在他看來,厘清這些誤區,不僅關乎企業生存,更決定著行業能否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西雙版納大山深處都建起了現代垃圾焚燒發電廠
“近10年來,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領域的發展應該說非常迅速。到2024年年底,我國建成并投入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單日處理能力已經超過110萬噸。這是什么概念呢,遠超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量。另外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國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占到全球的60%以上。也就是說,世界其他所有地方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規模加起來都比我們小。”徐海云說。
2021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建部印發的《“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焚燒處理能力占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的65%左右。可見,我國已提前實現既定目標。
不僅全球最大處理規模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在我國,余熱利用率較高的高參數垃圾焚燒發電廠也是主要在我國,如廣州東部(福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9300噸/日)、上海老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9000噸/日) 、深圳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5000噸/日)等。“在云南西雙版納海拔2000米的大山深處都建起了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而且采用發電效率較高的高參數鍋爐。”他說。
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高,但統計出來的回收率為何低?
以廢紙為例,2022年,我國內地的人均紙消費量約為89.51千克,廢紙回收率為54%左右。這兩個數據都低于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但這不代表我國對廢紙的利用水平低。
徐海云說:“實際上,我國廢紙回收利用水平很高,但低消費水平導致難以達到高回收率。”
通俗地說,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國的回收利用技術很高,就像巧婦的手藝好,但老百姓用紙少,產生的可回收利用的廢紙量較少,就像米太少,所以回收率從數據上看并不高。假設當垃圾產生量為零時,回收率將降低到零。
他說:“‘用得少’和‘回收率高’是不可兼得的。”
德國人均紙消費量約為240千克/年,接近我國的3倍。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這一數據也明顯高于我國內地。與此相對應,這些國家的回收率高于我國,其中德國為77%、美國為67%、日本為81%。
徐海云供圖
徐海云強調,雖然我國廢紙回收率較低,并不代表我國的廢紙利用水平低。我國垃圾焚燒發電廠或者填埋場中的廢紙含量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日本不少垃圾焚燒發電廠中紙的含量都達到了40%。我國在這方面的數據明顯低于日本。
“廢品”“垃圾”分道揚鑣,也影響我國生活垃圾回收率
要理解這個看似矛盾的觀點,除了認識到低產生量的影響外,還要注意第二個關鍵點,即統計口徑不同。
徐海云說:“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低也和統計口徑有關系。我國內地通常將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物品稱為‘廢品’,將其余的俗稱為垃圾。其中,被稱為垃圾的部分由城市環衛部門負責處理,而廢品的收運和處理由其他部門負責。因此,目前,我國城市建設部門統計的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基本不包括廢品部分。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統計,2019年,我國塑料制品消費量大約為6800萬噸。但在當年這些塑料消費量成為塑料垃圾的量可能要少很多,并不會達到有些專家認為的6300萬噸,一部分長壽命周期的工程塑料如管道、門窗等不會成為當年的垃圾。大部分廢品通過回收人員流向廢舊物資回收站,但卻沒有作為生活垃圾中被回收利用的部分進行計算。”
在這方面,日本和德國的數據也形成鮮明對比。日本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只有約25%、德國約67%,是不是德國就比日本的回收利用水平高呢?顯然不是。實際上,日本與德國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是相當的。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統計口徑不同。
徐海云介紹,德國將大量園林垃圾都列入回收利用這一項,但日本沒有;德國還將分出來的可回收垃圾如包裝垃圾都統計為回收利用,實際上這部分垃圾大多進入焚燒廠處理。德國的情況可能和國內很多人的想象大相徑庭。其垃圾焚燒爐渣量超過25%,焚燒后從爐渣中回收的鐵類金屬占焚燒垃圾量的2.1%,從爐渣中回收的有色金屬量占焚燒垃圾量的0.26%。人們常說國內垃圾分類做得不夠好,可與德國相比,國內焚燒生活垃圾爐渣占焚燒垃圾的比例以及焚燒后金屬占焚燒量的比例都較低。
因此,徐海云提出:“我國目前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已經很高了,想要進一步挖掘回收利用潛力,就要綜合考量代價,考慮是否會得不償失。雖然說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但這只是理念,現實中不可能將所有垃圾都當作資源進行回收利用,必須考慮成本、時效和需求。比如廚余垃圾是否都要堆肥,堆肥的成本較高,且市場對堆肥的需求量并沒有那么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需要具體分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