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
【谷騰環保網訊】青海省海東市作為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功能區、青海東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對外形象的第一窗口,生態地位和區位功能重要而特殊。近年來,海東市聚焦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為重點,在全市主要河流沿線、鄉村旅游景點、鄉鎮政府所在地及周邊村莊,統籌實施污水管網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質量,以良好生態產品提升了廣大農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規劃引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基礎更牢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與防治水體污染、土地污染等有著密切聯系,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放會污染土壤、地下水和河流湖泊,不僅威脅飲用水安全,也破壞農田生態。近年來,海東市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徹底、有效、有力的大排查、大起底、大攻堅、大整治專項行動,深入解決城鄉污水治理管控頑疾。全面完成全市1587個行政村生活污水現狀調查,形成覆蓋全市的“一村一檔”基礎數據庫,實現治理管控底數清、情況明。編制完成《海東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規劃(2025—2030年)》,明確治理管控目標與實施路徑,強化項目布局與資金統籌,為系統性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工作提供科學指引。
謀實項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效能更優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是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的“關鍵一招”,治理管控成效將直接影響鄉村“顏值”、風氣和建設水平,是檢驗鄉村是否宜居宜業的重要標準。近年來,海東市堅持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積極爭取中央及省級專項資金支持,重點推進黃河、湟水河、大通河流域村莊治理,形成“以項目促治理”的良性機制,實現資源節約與治理效能雙提升。同時,因地制宜推廣庭院消納、分散式處理等低成本治理管控措施,有效實現污水不出院、污水不進河。截至2025年3月,累計建設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84座,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79套,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或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408個,采用管控模式行政村421個,治理管控率達52.2%。
分類施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精度更高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只有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才能集中攻克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改善提升群眾生活質量。近年來,海東建立“三河一區”(黃河、湟水河、大通河及生態敏感區)差異化治理管控體系,有力有序實施“重點村優先、敏感區嚴控、流域帶統籌”梯次推進策略,探索形成4類治理管控模式,即實行城鄉一體化模式,在城區周邊村莊鋪設生活污水管網連接到市政管網,實現城鄉污水共治;實行集中處理站模式,在交通沿線、旅游景區、水源保護區周邊村莊推廣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降本增效;實行分散資源化利用模式,推廣“化糞池處理+農田消納”,實現低成本治理;實行污水管控模式,對腦山、淺山地區干旱少雨,地形復雜,居住人口少且分散的村莊,在實現“三基本”要求后進行管控,實現就地就近消納。
三問于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底色更足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采取納管或集中處理方式,不但運維成本高、管護難度大,且運行不穩定,只有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才能真正解決農村生活污水難題。近年來,海東市按照生態環境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政策要求,深化結合文章,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嵌入高原美麗鄉村建設、生態示范創建,借生態底色添彩;聯動農村廁所革命,讓糞污治理與污水治理協同發力,逐步推動農村生活污水由集中式處理向資源化利用、管控方向轉變。
在農村生活污水管控類村莊,旱廁糞污經堆放發酵后還田就地消納,洗菜水等生活灰水直接澆灌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洗碗刷鍋水等含油灰水收集后喂養牲畜或在庭院土地消納,形成生態微循環,既解決農村污水治理難題,又讓村民從“旁觀者”變“參與者”“受益者”,得到了農村群眾的普遍認可和支持,推動農村實現人與環境協調發展。
強化監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措施更實
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這塊短板,才能從細節提升整體水平,從源頭守護綠水青山,讓鄉村振興的畫卷既有“金山銀山”的繁榮,更有“綠水青山”的底蘊,真正實現“鄉村讓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近年來,海東市注重建立“市縣聯動排查+群眾監督+無人機巡查”立體化監管網絡,通過定期體檢、問題溯源等措施,對重點區域開展常態化排查,全市25條國家監管黑臭水體全面整治銷號,水質穩定達標且未出現返黑返臭現象。同時,建立“市級督導+縣級主責+第三方運維”責任體系,對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施動態監測,創新“一站一策”技改模式,全市污水治理管控能力不斷增強、水平持續提升。市域內26個國控、省控、市控斷面水質連續5年均達到考核目標,黃河、大通河和湟水河出省斷面年均水質分別達到地表水Ⅰ類和Ⅲ類以上。
久久為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前景更廣
今后,海東市將立足農村實際,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對標對表《海東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規劃(2025—2030年)》,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統籌規劃布局、協同治理管控、全程運維管理,不斷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率和達標率。緊密結合海東人口分布、地形地貌、水質水量等因素,科學合理確定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模式,因地制宜,精準制定更為完善的治理管控措施,推進重點區域村莊污水治理工作。積極爭取中央及省級專項資金,整合各類符合政策資金,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化籌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污水處理設施。廣泛開展宣傳引導,鼓勵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污水治理管控,不斷夯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的群眾基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