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0m3/d苦咸水淡化設計方案
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為保證全國最大的PVC生產裝置項目的供水及解決企業長期發展免受 水資源的限制,同時為解決黃驊市部分地區常年飲用高濃度苦咸水的難題,決定開發儲量豐富、可通過降雨及海水滲入自然補充的50~250 m地下高濃度苦咸水。
1 方案的選取
雖然淺層地下水(井深50~250 m)的供水量能滿足需求,但水質惡劣,距生產工藝要求的水 質相差甚遠,其水質情況見表1。
從表1可見,原水含鹽量為12402.25mg/L,為高濃度苦咸水,其淡化方法可采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和蒸餾法。對于該水質而言,如采用電滲析方法脫鹽,其耗電指標介于7.0~18.5kW•h之間,比我國島嶼現有實際運行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能耗還要大,故而不予采用。蒸餾法中多級閃蒸淡化技術動力消耗大、運轉費用高;壓汽蒸餾成熟產品的最大產量為3000m3/d,需6臺并聯才能達到產水要求,缺乏規模效益;低溫多效蒸餾淡化方法雖適用于該項目的 苦咸水淡化,但經初步計算得知針對該水質的設備投資高達19000萬元,單位造水成本也達67元/m3。同樣規模的反滲透淡化裝置投資則在2200萬元左右,單位造水成本25元/m3,遠比低溫多效蒸餾淡化方法便宜。其原因是:①產品水的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要求即可,不需要生產高純水;②多效蒸餾設備還不具備國產化條件,設備引進的價格較高;③原料水含鹽量較低,使得反滲透可在較低壓力下操作,達到了節能目的。因而決定選用反滲透處理工藝。
2 工藝設計
2.1預處理系統
根據有關方面提供的水源地水文地質詳查情況,局部水源井的濁度較高,在室內放置4~24 h后濁度高達40 NTU。這可能是原水中存在一些不穩定離子,所處環境改變后還原成膠狀物所致。因此,在原水進入淡化裝置之前設置集水、澄清沉淀池,以使原水與大氣充分接觸, 并得以澄清沉淀。由于原水中含有微生物,在預處理前加次氯酸鈉(2mg/L)殺滅細菌,同時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的滋生。殺菌后的水加入絮凝劑(聚合氯化鐵5mg/L)進行直流凝聚,以便后續過濾去除。過濾系統分別設置多介質過濾器和細砂過濾器兩級過濾系統。參照國內、國外過濾器的運行情況,多介質過濾器的濾速選用10m/h,細砂過濾的濾速選用5m/h,控制出水污染指數SDI<3,Fe<0.05mg/L,CODMn<1.5mg/L,p=2~11,達到反滲透淡化系統要求的進料指標。預處理反沖洗水采用已經過多級過濾和防結垢處理的反滲透濃水,從而使系統自用原水量降至最低,使系統具有較高的回收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苦咸水淡化設計方案.doc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