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全球環保,丹麥積極準備世界氣候峰會
關于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如果你和我一樣,除了知道她是安徒生、齊克果(十九世紀丹麥哲學家)和哈姆萊特的故鄉以外,大概對她的所有印象就是一個美麗國家的一個美麗城市。
![]() |
位于距哥本哈根港口三公里的Oeresund的一個海岸風車農場
但是明年冬天,哥本哈根將成為全球氣候變化界的中心。2009年12月,這里舉行第十五屆《京都議定書》締約方會議,即大家更為熟悉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大會每年舉行一次,上一屆于去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召開,然而在哥本哈根的這次大會將會很特殊。
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除美國以外,幾乎全球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有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任務,而此議定書2012年到期失效。這種復雜費腦的國際商討時間上漫長而又拖沓,因此有必要在2010年前制定一個計劃,以確保議定書失效前后,不會產生嚴重的差距。(假設一兩年的時間,國際上對二氧化碳排放沒有一個明確的限制,而政府和工業領域可能取消鼓勵投資綠色科技的政策。)因此所有這些情況,讓小小的哥本哈根承擔了巨大的壓力。
令人欣慰的是,說到召開氣候峰會,沒有國家能比丹麥準備得更加充分。氣候峰會能夠——只是可能——決定整個世界的命運。當你離開哥本哈根的機場,你會看到沿路樹立著高大的風輪機,隨著幾乎無時無刻的微風,旋轉不停。這在哥本哈根司空見慣。 丹麥在風能利用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風輪機發電占全國總能源的10%,這就意味著更潔凈的空氣和更綠色的工作。丹麥本土的風能公司維斯塔斯(Vestas)是世界領先企業,年盈利80億美元。相 對于一個人口大概只有香港的一半的國家來說,這是很驚人的數字。
如果乘出租車進入市區很快捷,因為哥本哈根市三分之一的交通是靠自行車,自行車在縱貫全城的專用通道來來往往。(這些通道都在路右邊,記住這點很有必要,不然你有可能走出人行道,然后被一個正蹬著自行車的丹麥老奶奶撞到。)
除了其超宜居歐洲城市品質以外,更重要的是,丹麥對召開2009年氣候峰會的責任看得很認真。去年丹麥政府把環境部一分為二。原來的環境部現在規模變小了,主要負責責本地污染和野生動物方面的問題;新產生的氣候與能量部,則主要關注全球變暖和可轉化能量領域。通過進一步減少本國的碳排放,在聯合國峰會以及在本土,為丹麥步入氣候變化方面領導地位做出努力。氣候與能量部部長康尼?何德哥德(Connie Hedegaard)表示:“我們知道對哥本哈根的責任,我們會盡我們所能履行這份責任。”
當然,如果之前就是丹麥在組織進行國際氣候變化討論,那么現在的地球可能會更好,溫度也不會這么高。但是歸根到底,通向新的氣候變化條約之路必經的一個城市——華盛頓。諾貝爾獎的氣候變化政府專題小組主席瑞漢德?帕查瑞(Rajendra Pachauri)表示:“少了華盛頓,就會少了很多其他國家的回應,而這樣的討論必須有集體性的回應。”
如果華盛頓來領導,那么大的發展中國家,像印度和中國,要么迫于無奈跟隨其后,要么就站到了即將誕生的國際一致意見的反面。這樣的情況是否會發生呢?
2009年新的美國政府將要誕生,而輿論普遍認為,約翰·麥肯恩和巴拉克·奧巴馬,都比現在的白宮領導者更環保。但是另一方面,困擾美國人的是汽油價錢,而非日漸升高的全球溫度,所以哥本哈根要成功,必需華盛頓這方的有效政治領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