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臺保障措施嚴防環境風險
受7月9日以來強降雨影響,四川渠江干流及部分支流出現超警戒超保證水位洪水,巴中、達州、南充、廣安等多地不同程度受災。7月11日零時,四川啟動Ⅲ級防汛應急響應。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編制了《自然災害期間城鄉居民安全供水和污水處理應急保障方案》(以下簡稱《保障方案》)《枯水期生態流量保障和汛期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為確保供水安全,《保障方案》提出要精準識別供水安全問題,全面排查供水系統,做好供水安全各項預防準備工作,按照不同響應級別,啟動應急預案。要合理選擇安全供水方式,適時啟用應急、備用水源取水。各級政府要確定需要重點保護的供水水源。
在污水處理保障方面,要加強污水處理廠應急管理處置,根據進水水質情況,分別采取工藝措施調整。要合理確定臨時居住點處理方式,因地制宜配套建設污水收集系統,合理設置排污口,杜絕利用滲坑、滲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
面對汛期水環境安全方面,《工作方案》要求,汛前排查重點污染源水環境風險,督促企業依法依規轉運處置積存的廢水、廢液、污泥、危險廢物,保持事故應急池、初期雨水收集池低液位或空池狀態。汛期加強環境風險應對,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加強信息數據共享。汛后加快設施設備恢復,發生汛期突發環境事件的,嚴格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減輕突發環境事件影響。污染治理設施恢復前,有廢水排放的工業企業不得恢復生產。
在保障措施方面,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研判、科學部署,統籌組織相關部門扎實推進相關工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