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流域統籌、區域落實、協同推進的生態環境治理格局
【谷騰環保網訊】強化流域生態環境監管,是新時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做好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發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關鍵作用,樹立全流域“一盤棋”思想,堅持戰略統籌、規劃引導,系統推進干流支流、上游下游、左岸右岸協同治理,以高水平生態環境監管促進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充分認識以流域為單元開展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的重要意義
流域是一個從源頭到河口的天然集水單元,是區域自然—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空間載體,是有機聯系、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水是流域內不同地理單元與生態系統之間聯系的最重要紐帶,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因此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常常以流域性的形式表現出來,問題癥結和表象的空間分布往往并不一致。在過去,生態環境治理偏重于落實行政區域責任,以流域為單元進行總體謀劃不足,這種治理模式的作用局限在一定的行政范圍內,難以顧及全流域的整體性與系統性,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流域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不夠合理,流域生態系統功能面臨退化威脅等問題。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改善正處于由量變到質變的重要節點,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迫切需要以流域協同治理為突破口,運用系統論的科學思維方式從根本上解決流域性、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的生態環境問題。強化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構建流域統籌、區域落實、協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格局,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關鍵一環,是貫徹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理念的內在需求,是貫徹執行“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針的客觀要求,是推動實現“三水統籌”和“陸海統籌”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路徑。
作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新轉隸組建的單位,生態環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珠江流域局)自成立以來,努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各項工作部署,充分發揮流域機構優勢,扎實開展流域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牽頭組織編制珠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要點,按照《水生態環境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工作機制(試行)》,建立珠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形勢分析會商機制,扎實開展流域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獨立調查,組織開展多輪次下沉式督導幫扶,參與成功應對十余起突發水污染事件,積極投身污染防治攻堅戰主戰場,有力推動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精準把握珠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面臨的新形勢
珠江流域河湖水系發達,水量充沛,水力、礦物、水生物、濕地、景觀等自然資源豐富,是我國“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流域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但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均衡。上游云南、貴州及廣西等省(自治區)屬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區毗鄰港澳,區位條件優越,是我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隨著珠江—西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珠江流域在全國經濟發展布局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實施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愈加迫切。
近年來,流域各地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流域水質總體持續向好,飲用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但是也應看到,珠江流域當前水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仍不容樂觀,“十四五”時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形勢任務依然嚴峻,突出表現在:
水環境方面:局部水生態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干流南盤江中上游河段總磷超標問題久拖不決,杞麓湖、異龍湖等局部水體水質仍然較差,少數劣Ⅴ類斷面攻堅效果尚不穩固,部分城市黑臭水體問題仍比較突出。
水資源方面:珠江水資源雖總量豐沛,但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枯水期生態流量保障面臨挑戰。眾多水利設施建于上世紀50至80年代,缺乏生態流量下泄和監管設施。支流小水電開發占比大,壩下減脫水現象較為普遍。
水生態方面:流域土著魚類種類明顯減少,洄游性種類在中上游河段基本消失,魚類多樣性下降,濕地存在一定程度萎縮,流域水生態功能面臨退化威脅。
此外,流域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轉變。賀江、柳江等流域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尾礦庫數量眾多,重金屬污染風險防控壓力較大。珠江水系航運發達,港口眾多,危化品運輸等交通事故引發的突發性水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
努力開創新時期珠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管新局面
珠江流域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內涵,堅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工作要求,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立足新起點,錨準新定位,矢志譜新篇,推動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跨越。
一要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全力打造流域生態環保鐵軍隊伍。發揮黨建政治統領作用,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扎實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切實抓好巡視整改任務落實,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持之以恒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著力培育和鍛造鐵軍精神,激發黨員干部干事活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流域生態環保鐵軍隊伍,以隊伍政治清明促流域生態文明。
二要堅持以規劃為引領,努力構建流域統籌、區域落實、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聚焦流域內各城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要點落實,加強規劃實施跟蹤監管和指導幫扶,推動提升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水平,鞏固擴大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探索生態保護紅線、河湖生態緩沖帶、生態流量等監管工作,積極推進流域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三要堅持以“三個治污”方針為“綱”和“本”,著力推進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系統總結獨立調查經驗,研究建立“六步驟三要素”獨立調查工作機制。針對流域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構建“部里交辦—我局調查—問題反饋—地方整改—我局跟蹤—報告部里”六步驟閉環管理運轉流程,明確“查問題、查原因、查責任”三要素調查要求,運用現場檢查、水質監測、水文測驗、衛星遙感、群眾走訪、輿情分析等手段,分析環境影響,查找問題癥結,厘清責任主體,建立工作臺賬,動態跟蹤監管,壓實主體責任,持續推動問題解決。
四要堅持以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為抓手,切實強化流域生態環境監管。認真貫徹落實國辦《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相關配套制度文件精神,切實做好職責范圍內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監管,著力推動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強流域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以及排污許可事中事后監管,推動實現從污染預防到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過程監管。
五要堅持夯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推進流域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優化完善流域水生態環境監測評估、會商預警、風險聯防聯控體系,著力提升監督執法、監測管理以及技術支撐能力,不斷提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協同管控水平,大力推進流域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生態環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分黨組書記、局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