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推動形成支持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的政策、市場、金融和技術良性互動格局
【谷騰環保網訊】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落實“雙碳”目標任務,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是關鍵支撐,進一步加強先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至關重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近日,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重點低碳技術征集推廣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先進低碳技術應用推廣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方向和保障措施,旨在全面增強低碳技術示范效應,提升產業化應用水平,加快培育低碳技術產業的競爭優勢,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實施方案》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的部署要求,綜合考慮我國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綠色低碳轉型的需求,以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為抓手,以低碳效能為方向,綜合施策,力爭推動形成支持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的政策、市場、金融和技術良性互動的格局。
聚焦先進低碳技術的示范推廣,以應用反饋推動技術創新與進步
《實施方案》聚焦示范推廣階段的低碳技術,先進技術或新技術的示范推廣是技術進入成熟應用的關鍵階段,加強技術的示范推廣對于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示范推廣可以促使市場更好地了解和發現技術的優缺點,在大規模推廣和成熟應用之前將技術改進需求反饋給技術創新者,這種來自真實應用和市場的反饋能夠有效推動技術不斷完善和進步。
二是新技術相比傳統技術往往能夠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更加有效地利用資源,示范推廣有利于建立起新技術的效率和成本優勢。
三是示范推廣能夠加快科技進步并快速積累起技術優勢,從而轉化為市場和產業優勢,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近年來,我國外貿產品出口結構發生了重要的積極轉變和升級,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被稱為出口“新三樣”。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破萬億元大關,不僅激發了外貿新動能,也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縮影。十多年前這些技術示范推廣的努力就是今天取得優異成績的星星之火。2009年初國家啟動了名為“十城千輛”的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通過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時至今日,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2023年9月底已達1821萬輛,高出示范推廣階段好幾個數量級。在低碳技術領域,隨著新技術示范推廣的不斷加速,未來會有更多這樣的故事。
突出技術的低碳效能導向,規范低碳技術健康有序發展
《實施方案》提出要“探索建立低碳技術碳減排量評估與績效評價方法,按照可量化、可核驗原則,規范化評估申報技術的氣候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且要“推動重點領域低碳技術標準制修訂工作,研究構建污碳協同控制相關標準”。當前,低碳技術在全球迅猛發展,各行各業掀起了低碳轉型的熱潮,其中也伴隨著些許問題和隱憂,比如個別打著低碳旗號的技術其實低碳效能很低或者幾乎沒有,低碳被用作了進軍市場的幌子。
我們可以看到國際上對于強化低碳效能、規范市場已經采取了很多行動,例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出臺的ISO 14068-1關于碳中和的標準,歐盟出臺指令全面禁止和打擊誤導性碳中和聲明,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信息。這些行動的趨勢表明,低碳技術、產品和服務必須遵循嚴格的以低碳為特征的可量化的標準。按照可量化、可核驗原則開展低碳技術碳減排量評估和績效評價,突出技術的低碳效能,強化低碳技術標準引領,對于規范和引導低碳技術健康有序發展無疑將起到重要作用。
推進多方位多領域的技術創新與融合,賦能低碳技術系統化創新
《實施方案》突出了支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并面向2060年碳中和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涵蓋了能源節約與綠色低碳轉型、低碳與零碳工業流程再造、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負碳技術等傳統低碳技術劃分的領域,同時增加了數智賦能和非二氧化碳減排兩大類技術。新時期新階段低碳技術體系的發展呈現了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一方面,低碳技術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同時催生了一些新的技術經濟范式和產業形態,例如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相融合形成循環碳經濟范式,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在能源、工業等領域的全面滲透融合,帶來高效率的低碳行動效果和新的應用場景、新的應用模式。
另一方面,未來的低碳發展不僅要減排二氧化碳,非二氧化碳氣體的減排也日益受到重視,例如甲烷氣體的減排成為國際熱點之一,未來氧化亞氮、含氟氣體等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也將逐步成為重要領域。《實施方案》納入數智賦能和非二氧化碳減排兩類技術,對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減排溫室氣體的全局和更好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強化多元政策供給,提升需求推進低碳技術成果應用轉化
《實施方案》提出要“探索實施低碳技術推廣多方聯動機制,為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找出口、通路徑”,以加大對低碳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可行的切實舉措。例如,鼓勵目錄內低碳技術提出CCER方法學建議,支持低碳技術應用項目依據發布的方法學參與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鼓勵企業在清潔生產審核和技術改造中使用目錄內的低碳技術等。同時,《實施方案》在推進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的金融支持上做了安排,包括鼓勵銀行機構加大對采用目錄內低碳技術進行升級改造項目的支持力度,加大氣候投融資對低碳技術的支持力度,鼓勵試點地方將低碳技術應用項目納入氣候投融資項目庫等。
低碳技術成果的應用轉化、低碳技術的示范推廣,市場需求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但在技術應用的初期階段,市場需求往往因對技術的不確定性、穩定性以及與現有系統無法很好匹配等原因而不足,政策鼓勵和創造初期市場需求就至關重要。《實施方案》特別在為低碳技術應用找出口、通路徑方面作出具體舉措安排,對于低碳技術商業化前期發展將形成有力的支持。同時借助金融支持,也將大大加速這一從示范推廣到商業化的進程。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