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區試行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
【谷騰環保網訊】作為美麗重慶建設“九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支撐。近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各區縣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截至7月21日,璧山區PM2.5濃度為3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4%,優良天數179天,同比增加21天。璧山區也因此成為重點區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改善明顯的區縣之一。
“我們在全市率先探索實施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逐漸形成‘機制挖潛力、激勵推動力、考核強合力’的大氣污染防控創新機制。”璧山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璧山區以污染源普查近3000家工業企業數據為基礎,計算出各鎮街、管委會轄區內各類污染源排放PM2.5、VOCs的總量,統一核算出標準生態補償金,即2萬元/10噸,先讓空氣有了“價值”。
同時璧山區還按照企業排污因子種類、排污量大小,單獨核算各轄區內廢氣排放的重點污染源,以水泥生產企業200萬元/家、商品化混凝土攪拌站20萬元/家、磚瓦窯制造企業10萬元/家的標準,向相關鎮街部門收取生態補償金。2022年,璧山區累計向相關鎮街部門收取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金1300余萬元,2023年收取1500余萬元,這些資金全部用于改善空氣質量。
根據考核范圍,璧山區將全區鎮街及相關部門共分為3組進行考核,并以空氣質量月報、年報排名為獎懲依據,排名靠后的單位繳納補償金獎勵排名靠前的單位,獎懲金最高可達10萬元。
2022年,璧山區青杠街道將大氣污染防控隊伍延伸到村社,將問題處置時間壓縮了近一半,主動發現問題數量也提高了一倍多,還出資設置了臘肉香腸集中熏制點,減少無序熏烤造成的大氣污染,青杠街道也因全年7個月空氣質量排名靠前獲得兩萬元獎勵。
2023年,璧山區林業局借助森林防火系統,實時監測重點區域關鍵部位,將林區防災減災的“智慧天眼”變成生態環保全天候智能“巡邏員”,極大提升了璧山區大氣污染防治智能化水平,實現了“視頻終端實時監控區域—AI算法智能推送火點—藍天辦微信群調度問題—屬地鎮街回復處置情況”的完整鏈條,森林防火系統直接減少了問題發現環節,將露天焚燒處置效率提升了5倍以上,區林業局為此得到相應獎勵。
璧山區以顆粒物、VOCs減排量占當年總量的比值每上升1個百分點,獎勵該單位當年繳納生態補償資金3%。“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單位,不僅可以返還繳納生態補償資金總額的75%,補償金余額的16%還將按空氣質量排序進行獎勵。”上述負責人表示,對于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單位,返還生態補償金額度會減少,剩余的資金還將嚴格用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兩年來,璧山區運用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成功讓藍天常駐,并將相關經驗推廣到生態環境治理的其他領域,不斷提高全區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以更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高質量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