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工業園區固定污染源環境執法提質增效
【谷騰環保網訊】在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新征程中,工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其固定污染源的環境監管效能直接關系到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與高質量發展的成色。嘉定區作為上海市重要的先進制造業承載區,工業園區星羅棋布,產業門類眾多,環境監管面臨“點多面廣、差異顯著、動態復雜”的現實挑戰。傳統的“單打獨斗”式執法模式已難以適應新形勢要求。唯有凝聚各方治理合力,走精細化、協同化之路,方能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精準幫扶做“加法”,激發企業內生治污動力
監管并非對立,服務亦是職責。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將“幫扶指導”置于前端,變被動查處為主動預防,為企業紓困解難、注入綠色發展動能。
“一廠一策”定制化診斷。摒棄“大水漫灌”,針對汽車零部件、高端設備制造等區內主導產業及重點企業,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組織技術骨干與行業專家深入現場,開展“環保體檢”。圍繞廢氣收集效率、危廢規范化管理、清潔生產潛力等關鍵環節,精準識別問題根源,量身定制整改提升方案。如針對某汽車零部件企業VOCs治理瓶頸,幫扶小組通過優化集氣罩設計、升級末端治理設施,幫助其實現減排30%以上,同步降低運行成本。
“綠色伙伴”互助促共贏。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搭建園區企業環保交流平臺,定期組織標桿企業現場觀摩、治污技術沙龍、政策解讀會。鼓勵治污先進企業分享經驗,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提升。在嘉定工業區北區,試點建立“環保互助組”,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中小企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形成“傳幫帶”的良性循環,整體區域環境績效顯著提升。
“預審預檢”跨前助合規。對新改擴建項目及重點監管企業,在正式執法檢查前,主動提供合規性預審服務。通過提前審閱環評、排污許可、自行監測等資料,指出潛在風險點,指導企業完善管理、規避違法。此舉措將問題化解在萌芽,大幅降低了企業因“無知”或“疏忽”導致違法受罰的風險。
黨建賦能做“乘法”,鑄就協同治理紅色引擎
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堅持黨建引領,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環境治理的強大效能,推動各方力量同心同向。
“技術專家”扎根園區。聯合街鎮、園區管委會,選派執法大隊黨員業務骨干擔任重點工業園區的“技術專家”。“專家”們不定期駐點辦公或宣講,成為政策宣傳的“廣播站”、企業訴求的“收集站”、疑難問題的“會診站”。他們深入車間一線,掌握企業動態,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環保難題,將監管觸角延伸至“神經末梢”。
“聯建共治”凝聚合力。推動執法大隊黨支部與重點園區管委會黨組織、大型企業黨組織以及環保技術服務機構黨組織開展聯建共建。圍繞“無廢園區”建設、清潔能源替代、環境應急能力提升等共同目標,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享信息資源,協同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在安亭數字汽車園區,通過黨建聯建機制,妥善協調解決了園區區域異味、污水管網提質增效、知法普法環境宣傳等綜合性環境問題。
“先鋒崗哨”引領示范。在執法隊伍和企業內部設立“黨員環保先鋒崗”,鼓勵黨員在污染防治攻堅、技術革新、應急響應中亮身份、作表率。開展“環保先鋒”評選,表彰在環境守法、管理創新、減排增效方面表現突出的黨員個人與企業黨組織,營造比學趕超、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智慧執法做“減法”,提升精準高效監管效能
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運用科技手段為執法賦能,推動監管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協同化轉型,實現“無事不擾”與“無處不在”的平衡。
“數智大腦”構建全景視圖。全力推進嘉定區固定污染源智慧監管平臺深度應用與升級。依托“一網統管”平臺,整合企業排污許可、在線監測、信訪投訴、用電監控、視頻監控、企業自報等多源數據,構建覆蓋全區重點工業園區的“環境監管一張圖”。監管平臺通過大數據智能預警,識別污染物排放異常、治理設施運行異常等線索,通過“三監聯動”精準推送至執法終端,變“人海戰術”為“數據導航”。
“非現場監管”向縱深發展。大力拓展非現場監管手段的應用廣度和深度。對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并穩定運行的企業,充分運用在線數據開展“云端巡查”。對具備條件的企業推廣視頻監控、用水用電監控、廢氣排口進口與出口濃度雙監控、環保設施振動監控等物聯感知技術。通過非現場手段發現異常后,再啟動精準的現場核查,大幅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干擾,同時提升問題發現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據不完全統計,嘉定安亭數字汽車園區通過非現場監管,有效問題發現率提升了30%,現場執法頻次降低了60%。
“分類分級”優化資源配置。基于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排污許可管理類別、行業風險特征、歷史守法情況等,對工業企業實施科學精準的分級分類管理。制定“正面清單”企業名單,對環境績效好、信用等級高的企業,納入“正面清單”,合理降低現場檢查頻次,強化信任管理;對風險高、信用差的企業則加密監管,實施重點盯防。將有限的執法資源精準投向風險突出、問題頻發的領域和企業,實現監管效能最大化。
“綜合監管”打破部門壁壘。依托檢查碼撮合功能,探索“一專多能”綜合執法模式。聯合應急管理、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綜合監管一件事”,旨在打破部門壁壘。在工業園區“掃碼進門、一次查清”,企業掃碼即可了解當天所有檢查事項,實現檢查頻次降低了60%。
新形勢下的工業園區固定污染源環境監管是一項系統工程,考驗著治理智慧與協同能力。嘉定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有關人員表示,唯有將精準幫扶的“加法”、黨建賦能的“乘法”與智慧執法的“減法”有機融合,方能匯聚起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共治的強大合力,推動環境監管向更深層次的精細化、高效化邁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