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躋身“國家隊”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發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公示名單,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成功入選。據公示名單顯示,全國共公示100個產業集群,其中江蘇省占6席。
近年來,亭湖區緊扣新質生產力發展主線,依托“4+2+1”產業布局,以鹽城環保科技城為主陣地,以煙氣處理等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環保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打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裝備制造為主體、集成服務為支撐,具備高度自主可控技術、產業鏈條強韌安全、生產要素高效配置、生態價值持續彰顯的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為全區綠色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龍頭支撐,增強產業硬實力
在印尼中爪哇省的巴塘工業區,一座日產量1200噸的超大型浮法玻璃生產工廠格外引人矚目。這不僅是中國浮法技術和成套裝備出口海外單線規模最大的玻璃項目,也是亭湖區中建材環保研究院(江蘇)有限公司參與建設的一項全球化煙氣處理精品工程項目。
在這一項目中,中建材以“雙碳”為錨,將“超凈鐵三角”技術(SCR脫硝+干法脫硫調質)深度嵌入玻璃工廠建設和生態治理。這套“低碳技術包”既攻破環保瓶頸,更以每噸玻璃減排25%的數據,讓“亭湖智造”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優選答案”之一。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建材在玻璃、水泥等行業煙氣治理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地位,其玻璃熔窯煙氣排放控制系統穩居國內市場前三。
在培植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進程中,挺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標桿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引導支持龍頭企業與科研機構等合力打造產業攻關聯合體,推動煙氣治理產業由末端治理向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等領域轉型升級。同時,以龍頭企業為“領頭雁”,構建“隔墻供貨”等協作機制,推動上下游技術共享、產需互配、供應鏈協同。
江蘇龍凈科杰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首家SCR催化劑再生工廠,是挺糊區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之一。其生產的催化劑產品,直接供應給鄰近的江蘇蘭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鹽城環保科技城的引導支持和牽線搭橋下,我們通過‘隔墻供貨’,不僅為周邊企業提供運輸便利、節約物流成本,也降低自身的倉儲成本,實現了雙贏。”龍凈科杰相關負責人說。
“眾多企業依托江蘇省環境綜合治理產業創新中心等平臺,整合創新資源,形成產業鏈內部、跨產業和區域協同的立體化協作網絡。建立共享車間、集中采銷平臺,實現設備、物流等要素高效配置,降低企業平均運營成本超30%,‘抱團’利好日益彰顯。”鹽城環保科技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新引領,提升核心競爭力
不久前,清華大學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團隊攜手江蘇中創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團隊,與中國水泥協會進行深度對接,就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服務達成合作意向。
近年來,中創清源公司由董事長、科研帶頭人李兵帶領科研團隊,持續深耕NOx、VOCs和溫室氣體減排細分領域,市場份額保持國內領先,完成國內首套水泥行業SCR脫硝示范應用,形成VOCs催化劑自主創新產業鏈,承擔國內首套150t/h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全煙氣量碳捕集與循環利用示范工程,實現每年20萬噸CO?循環利用。
打造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是最硬核的支撐。為此,挺糊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累計匯聚院士13名、高端人才500余人。依托人才優勢與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等共建多個創新平臺,構建起“基礎研究—中試驗證—量產應用—增值服務”全周期創新閉環和“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研發經費連續3年增長超過20%,先后承擔4個國家重點大氣專項,獲6項國家級獎項。獲得“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環保裝備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等十余項國家級品牌,并完成集體商標注冊,形成“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品牌輸出”一體化創新發展格局。
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還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等國際領域,與環保部國際合作中心、東盟中心等合作,舉辦綠色低碳發展國際人才鹽城論壇等國際活動。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顆粒技術實驗室聯手,開展納米光催化空氣污染防治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發揮作為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3iPET)合作基地的優勢,建立線上線下污染防治服務平臺。建設國際合作區和教育培訓平臺,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在細分領域,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同樣持續發力——在國內率先突破煙氣脫硫、400℃電收塵器、焚燒爐等3項國際技術封鎖,實現核心部件國產化;建成中低溫催化劑國產化生產線,推動醫療廢物焚燒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填補國內空白;中建材馬來西亞旗濱煙氣凈化項目作為我國首個國外玻璃行業煙氣治理項目,入選生態環境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環境保護典型案例匯編》;江蘇菲達環保大型電除塵器市場份額保持全國第一。
要素保障,激發爭先源動力
連日來,鹽城環保科技城、區工信局服務人員深入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企業,就數智化轉型進行一線調研、現場指導。“我們正著力規模化引入大型數字化服務機構,構筑基于‘云—網—端’一體化架構的集群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為集群企業提供標準化SaaS服務,最大程度降低中小企業數智化轉型門檻。”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的加速成長,離不開作為“陽光雨露”的要素保障。鹽城環保科技城專門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產業鏈創新發展激勵辦法》,聚焦產業鏈龍頭、配套、招商、創新、金融五大領域,致力推動形成“研發—裝備—產品—服務”全產業鏈條。通過設立孵化平臺、升級檢測認證平臺等措施,為全產業鏈提供全流程服務。深化重大項目全周期服務機制,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爭先進位,努力成為長三角地區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標桿。
對于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的優越發展環境,李兵深有感觸。創業之初,李兵面臨資金短缺困擾,亭湖區及時給予300萬元的人才項目支持,隨后又在場地、人員、配套、機制、生活等方面給予全面保障,助力企業逐步構建起“減污降碳”產品體系。
聚焦營商環境優化關鍵環節,我區系統構建綠色發展生態。厚植發展沃壤,建立“政策宣貫—法律維權—服務考核”全鏈條服務體系。通過長三角生態環保產業鏈聯盟,促成中創清源與寶鋼合作項目,實現脫硝效率≥89%、能耗降低20%,并助力更多企業聯手、催生更多合作成果。依托節能環保裝備產業鏈協會的綠色低碳技術驗證基地,推動南大研究院等企業加速技術產業化。
圍繞煙氣處理環保裝備產業集群“智改數轉”行動計劃,鹽城環保科技城、區工信局等部門板塊攜手攻堅,推動企業上云及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超80%。引入中電鴻信、浪潮云等20余家專業服務商,培育昆侖環保產業互聯網平臺本土服務商,構建“診斷—規劃—實施”全流程服務體系,實現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