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的發展呈現出全程監管、趨向電子形式、減少審批環節的發展態勢。所以,要想解決此問題,應當梳理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的發展脈絡。
大氣污染協同治理是城市環保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是最受關注的兩項。隨著PM2.5平均濃度的不斷下降以及臭氧污染的持續加劇,臭氧污染成為了空氣質量…
鄉鎮在城鎮數量中占有較大比例,且呈分散型。根據《2019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2019年末全國建制鎮污水處理廠總數為10 650座,平均每個建制鎮建成擁有污水處理廠0.95座,污…
廢水處理的重要環節,首先是廢水中有機物在曝氣池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菌膠團的過程,其次是菌體有機物的絮凝、沉淀和分離過程;
排水管道沉積物雨天受沖刷而造成的河湖水體污染,已成為當前我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面臨的困境之一。深入了解管道沉積物及其沉積機制對水體污染治理至關重要。
有文稱,好氧顆粒污泥和厭氧氨氧化,可算當代污水處理的兩個夢幻般的技術。我們在上篇文章《低能耗技術之白話好氧顆粒污泥法》(點擊查看)中討論了一夢,此次我們討論另一…
一般認為,二氧化碳(CO2)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率最高。但對污水處理廠來說,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這兩種高溫室效應(分別為CO2的25倍和近300倍)的氣體則不容忽視,…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到加快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
厭氧生物處理,又被稱為厭氧消化、厭氧發酵,是指在厭氧條件下由厭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機物分解并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過程。
水泥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約占全球排放的7%。2020年我國水泥產量23.8億噸,占全球水泥產量的50%以上,連續多年水泥及熟料產品的產銷量位居世界首位。
該污水處理廠上游很多工業廠,偷排情況較為嚴重。前處理單元分別包括粗格柵及進水泵房、細格柵及曝氣沉砂池等一組系統。曝氣沉砂池出水進入主生化段。
研發投入是技術創新的基礎,而創新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及發展。選取2016—2019年我國滬深兩市環保行業61家上市公司連續4年的面板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采…
2021年4月20~22日,第22屆中國環博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集中展示了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大氣污染治理、噪聲治理等領域的前沿綠色技術。浙江奇彩環境科技股份…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