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崗礦選煤廠煤泥水處理工藝淺析
1概述
云崗礦選煤廠是設計處理能力400萬t/a的礦井型選煤廠,采用跳汰主洗工藝,大于13mm級塊煤入洗,煤泥壓濾回收,洗水閉路循環,1997年12月投產。隨著礦井對深層煤炭的開采及煤炭市場的變化,原煤質量變差,灰分、硫分增高,小于13mm級篩分末煤不能滿足用戶對煤質的要求。為此,從1998年10月到1999年5月,選煤廠完成了降低入洗下限至8mm的系統工藝改造,運行一年半的時間效果不明顯。為改善精煤質量,建立出口煤基地,從2000年3月開始,進行全級泥煤入洗系統工藝改造,同年10月竣工投產。經生產實踐驗證,受煤泥水處理工藝的影響,在生產量不足設計能力的情況下,循環水濃度持續升高,平均在200g/L左右,有時高達300g/L以上,整個生產過程在高濃度煤泥水環境下作業,致使工藝指標下降,生產環境惡化。盡管絮凝劑用量很大,但對循環水濃度改變甚微。循環水濃度持續升高成為制約本廠生產的主要問題。
2煤泥水處理工藝流程
圖1所示為云崗礦選煤廠煤泥水處理工藝流程。跳汰機溢流經弧形篩泄水到精煤篩脫水,精煤篩篩下水進撈坑,撈坑溢流與泄水弧形篩篩下水入兩臺Φ30m耙式濃縮機,濃機縮溢流做跳汰機循環水使用。底流由泵輸送到濃縮旋流器,旋流器底流經固定弧形篩泄水,篩上物進粗煤泥離心機脫水產末精煤。旋流器溢流、弧形篩篩下水、煤泥離心機離心液合并收集到礦漿筒,由泵輸送到分級旋流器,旋流器底流進角錐濃縮池濃縮,角錐底流由壓濾機回收產末精煤,旋流器溢流進入斜板濃縮機濃縮,由壓濾機回收,產高硫煤泥(實際與末煤混合)。角錐、斜板濃縮機溢流及壓濾機濾液去循環水池,供跳汰機循環使用。
3煤泥水處理工藝的分析
該廠采用煤泥水直接澄清工藝,澄清循環水的產生,主要來自耙式濃縮機的溢流,其濃度的高低,決定于濃縮機的入料量、入料濃度、底流排放量及濃縮機澄清面積等綜合因素。在原煤煤質穩定,小時生產能力確定的情況下,生產用循環水量及進入系統的煤泥量可視為穩定,即濃縮機的入料量及入料濃度是穩定的。又因濃縮機的底流排放量相對于入料量較小,對煤泥水的沉降影響不大,所以濃縮機的澄清面積是決定循環水濃度的主要原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云崗礦選煤廠煤泥水處理工藝淺析.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