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源顆粒物排放現狀與趨勢分析
摘要:利用排放因子法,基于電力、工業、民用、交通等部門的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00年和2005年中國分省、分部門、分粒徑的顆粒物(PM)排放清單.利用情景分析法,基于能源預測,分析了在不同顆粒物控制方案下2010~2030年中國顆粒物的排放趨勢.結果表明,我國2005年的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的排放量分別是29.98、15.30和9.79 Mt, 2000~2005年間的排放增長率分別是3.4%、4.7%和5.4%.在現有政策情景下,我國2030年TSP和PM2.5的排放量分別是23.06和10.59 Mt,工業鍋爐成為最大的顆粒物排放源.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30年可在基準情景基礎上TSP和PM2.5分別減排15%和16%;通過增大執法力度,2015年可再減排25%的TSP和10%的PM2.5排放,之后通過加嚴排放標準,推廣高效除塵裝置的應用,2030年TSP和PM2.5可再減排21%和19%,其排放量分別達到13.81和6.88 Mt.顆粒物的綜合控制措施應覆蓋電廠、工業、民用等各個領域,從提高能效、保證執法、強化政策3個方面著手.
關鍵詞:顆粒物 排放清單 情景分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DZY090090302.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