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水入戶創造條件
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水量穩定,經適當處理后可回用。國外很多缺水城市已將城市污水作為穩定的“第二水源”加以有效利用,對維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有關研究表明,在城市建筑小區采用中水系統后,居住區用水量將節省30%— 40%,同時排放量減少35% — 50%,對于商住小區設置中水系統可節水70%,對一般居民住宅,可節水30%左右。
然而,隨著中水工程的建設和發展,中水使用管理過程中一些突出矛盾也不斷暴露出來。為進一步推進中水回用的實施,加快中水入戶進程,有必要對中水利用現狀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規范中水的建設與管理
由于中水工程多數為分散的小型工程,目前中水設施建設、設計和承包建設的單位之間存在責任不清晰,管理混亂等問題,使得中水設施在實際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因此,應規范化中水市場,形成一支社會化、專業化的設計、施工和管理隊伍,才能使中水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時也有利于降低中水的運行成本,提高中水工程建設的環境和社會效益。此外,政府應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為中水工程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可采用多種融資方式,給中水工程的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鋪設中水管線資金的來源有三種即,政府投資、中水公司貸款和開發商自融資,這無論是對中水公司還是對開發商,都是互惠互利的。
據了解,北京市中水公司目前已經和紫芳園、世紀風景、富力城等50個小區簽訂了合作建設中水管線的協議。
加強中水規劃與運行
在中水設施規劃、建設時,應把處理與利用科學相結合,實現投資效益。因此,在中水工程進行規劃時,應準確確定中水回用的規模。水量平衡計算,是合理確定中水回用設施規格的前提,準確進行水量平衡計算,可以避免因設計規模不合理而造成的運行成本偏高的現象。此外,在中水系統設計之初,需認真分析用水規律,準確計算可集流水量和再生水用水量,準確進行水量平衡計算,為中水系統工程規模的確定提供合理的依據。
中水回用設施出水水質的質控,目前仍是一個薄弱環節,一些中水回用設施的管理單位存在“三無”現象,即一沒有水質監測場所;二沒有配備符合要求的水質監測儀器;三沒有經過培訓的上崗人員。上述狀況使處理設施出水水質實際上處于失控狀態。為了避免中水回用設施水質失控,保證系統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建立可操作的監測制度是完全必要的。此外,還應提高中水回用設施操作人員的素質,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是提高處理設施運行效率和穩定出水水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水回用定價要合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調節和引導人們消費行為的有力手段。只有水價到位,中水回用才有市場。我國供水價格長期偏低,沒有充分體現作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中的價值,水浪費現象重,加大了廢水的排放量,處理大量的污水又多花錢,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要切實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提高水價。只有當中水水價低于地表水地下水價格的一定幅度,低于自來水水價較大度,使公眾感到使用中水具有經濟上的優勢時,中水水價的價格杠桿作用才能發揮,才能促進中水的推廣應用。與此同時,還要合理確定中水價格,目前北京市的中水收費標準為1元/m3,但實地調研發現,中水的處理成本平均為2.38元/m3,因此導致中水設施運行率偏低。
提高中水認識程度
中水在概念上模糊了“清潔水”和“污水”的界限,但在已建的中水設施中,仍存
在出水水質不穩定、有異味等問題,以及中水設施的噪聲、異味及固體廢物等不良因素對小區整體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此外,中水設施在時間跨度上,縮短了污水排放經自凈作用再進入供水系統的時間,在空間跨度上縮短了原水取水點和污水排放點的距離。而這些變化,對于受傳統觀念影響的公眾,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所以,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中水的認識,加強節水意識,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
目前已建中水設施多以優質雜排水為水源,優質雜排水污染較輕,容易處理,但水量較小,并且需要設計專門的管道收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問題較多。隨著我國水處理技術的發展,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以全生活污水為中水水源開始在工程實踐中得到逐步應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