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杜絕飲用水污染
九龍江北溪承擔著廈門80%的飲用水,但引水渠漳州龍海段還有6.4公里露天,導致水質受到污染威脅。1月7日,廈門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九龍江北溪飲水段安全情況報告》,透露九龍江北溪引水左干渠(龍海段)二期改造工程昨天開工,2011年元旦前,水流將實現地下引入。
九龍江水是廈門最主要的原水供應水源,全長44公里多的北溪引水左干渠,把九龍江水源源不斷地引到廈門,占廈門飲用水的80%。然而,北溪引水左干渠在龍海境內還有6.4公里為明渠(敞口的水渠),起自龍海江東橋進水閘,流到龍海田邊村暗涵進口。由于渠道老化等原因,這段明渠的水質常常受到地表污染的威脅。周圍居民眾多,在種植養殖業的影響下,糞大腸菌等常常超標,治理起來較難,亟須將剩下的明渠暗管化。據悉,這段水渠將由4個隧道及之間聯絡暗渠組成,隧洞供水設計流量16.0立方米/秒,工程總投資約3.3億元,計劃工期2年。
目前,廈門省九龍江北溪管理局、廈門市環保局、廈門稅務集團分別在北溪引水明渠段設立在線水質儀器,對渠道原水進行24小時監測和實行定時現場巡視。近期,廈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還將增設3個常規監測點位,以預防和處理可能發生的水質污染。
□相關新聞 湖邊水庫將滿足百萬人30天用水
廈門市委宣傳部舉行新聞協調會透露,經過兩年的整治,湖邊水庫已經基本完成清淤,今后可滿足百萬人30天的生活用水。
湖邊水庫片區位于廈門島東北部的中心地帶,作為廈門島內唯一應急備用水源,在正常水位時有效庫容達441萬立方米,將達到二級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
緊貼水庫岸線,他們建設了8公里的護岸工程和截污箱涵,截住所有可能排入的污染水源。同時,8.1公里長的補調水管道,將到達高殿水廠,在應急時可有效調水。
在水庫周邊,將建設一條帶狀公園,環湖綠地面積相當于5個廈門中山公園。環水庫的防護林帶最寬處可達一兩百米,最窄處也有50米寬。防護林帶的外圍還將建設景觀綠化帶,點綴各種園林景觀,游人可以在其間休閑、健身。這個公園有望在6月份向游客開放。
另外,廈門市正在開辟新水源,漳州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已展開,目前正待國務院審批。同安蓮花水庫工程將保障廈門東部城市供水,目前項目建議書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爭取今年底開工建設。坂頭水庫也將盡快完成許莊移民搬遷,實現擴容蓄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