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膜處理過程中是否偷工減料是桶裝水質量把關點
最近十天,柳州桶裝水市場被投放了兩枚“重磅炸彈”:一枚是8月6日工商部門公布的抽檢結果,包括西露、茶花山等多家一線桶裝水品牌在內,不合格桶裝水數量之大可謂史無前例;另一枚是,抽檢不合格的一些廠家紛紛登報致歉,但遭到工商部門的質疑。
8月6日,柳州工商部門公布對流通領域桶裝水的隨機監測結果后,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的柳韻純凈水生產廠家柳州市聚湖純凈水廠,及奧林純凈水生產廠家柳州市健民奧林飲料有限公司,分別于8月10日和13日在媒體上發布致歉廣告,以挽回“聲譽”。廣告稱,經過技術整改后,“公司(廠家)所有品牌的純凈水經檢驗為合格產品。敬請廣大消費者放心飲用。”然而,由于致歉聲明措辭不當,受到了工商部門的質疑。
據了解,由于此次桶裝水抽檢涉及面大,已在桶裝水行業引起強烈反響。業內人士認為,桶裝水質量涉及到生產、流通等多個環節,抽撿不合格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生產領域出問題,背后有諸多問題值得探討。
是否是生產環節有瑕疵或漏洞,導致桶裝水質量不合格呢?記者日前走訪了多家桶裝水生產企業,了解桶裝水生產、檢驗的全過程。
在柳南區某桶裝水企業,記者隨同技術人員來到生產車間了解到,自來水(源水)第一道工序是粗濾,一個裝滿石英砂的封閉罐子,過濾后可阻止大的雜質,之后通過活性炭過濾罐過濾,過濾后對水軟化(自來水硬度比較高),然后進入反滲透膜過濾,這也是制水工藝中很關鍵的一環,主要解決水中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決定電導率是否過關;然后進行臭氧投加,這一步主要是消毒、殺菌,然后至終端過濾罐,可開始灌裝、封蓋,最后進行燈檢,主要檢查水桶內是否有異物,最后套熱縮膜。此外,在拉進儲存車間時,檢查桶裝水是否有松蓋等現象。
業內人士介紹,決定桶裝水工藝質量主要有幾點:一是反滲透膜處理過程中是否偷工減料。因為每組反滲透膜價格在1萬元左右,使用壽命在2年左右,超過年限則失效。二是投加的臭氧消毒液是否到位。按照制水工藝,必須每小時定量投加。三是水桶是否進行過消毒液清洗。每個水桶清洗費約0.1元,如果大批量生產,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在桶裝水質量檢驗方面,按照規定企業必須每一批次至少進行一次抽檢,并作好登記。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桶裝水抽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自身,“因為質量監督部門每年定期進廠抽檢兩次,其余時間則是不定期抽檢,給企業留的余地比較寬”。采訪中,一些桶裝水企業負責人表示,抽檢環節上,責任心強的企業可以多抽檢,而責任心差的企業可能會減少,不排除讓不合格桶裝水流入市場的可能。
據了解,目前柳州市本土有桶裝水企業13家,均通過QS生產許可認證。但是,企業是否按照流程生產、檢驗,也許只有企業才清楚。
“桶裝水被查出問題,與長期以來行業的惡性競爭不無關系。”廣西桶裝水協會會長何國孫認為,柳州桶裝水市場陷入價格戰泥潭,低價位競爭必然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鏈。何的這一說法,在柳州桶裝水業界也引起廣泛共鳴,甚至有業內人士直言,是價格戰拖累了整個柳州桶裝水市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