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首家供應優質水的示范性水廠竣工正式投產
東莞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第六水廠(以下簡稱“第六水廠”)坐落于東城鰲峙塘,地處東江南支流的南岸,原水取自東莞的母親河——東江。第六水廠總占地面積約318.24畝,采用現代、簡約的建筑風格,是東莞市首家采用深度處理工藝生產優質水的花園式現代化水廠。廠區內將設國家級水質檢測中心、區域供水調度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和科研中試基地。
第六水廠一期凈配水廠工程設計供水規模為50萬立方米/日,工程總投資約8.96億元,其中,廠區投資約4.73億元(包括一期深度處理工程投資約1.5億元),配套管網投資約4.23億元,供水范圍擬覆蓋市中心區及寮步鎮、長安 鎮、大嶺山鎮、松山湖高科技產業園區。該工程于2005年5月啟動,歷經四年多的緊張建設,經過深度處理工藝處理的優質水于今年9月28日正式向市中心區供水。第六水廠的建成是東莞市委、市政府為市民辦實事而打造的一項民心工程,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同時,作為東莞首家供應優質水的示范性水廠,第六水廠也將帶動整個東莞市供水事業逐步向發達國家的供水水平看齊。
【工程緣起】經濟增長急需增加供水能力
從20世紀80年代起,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東莞市的經濟開始飛躍發展,對城市供水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為更科學、系統合理地利用和統籌已有的供水設施,市政府于2002年1月正式成立了東莞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下稱“東江水務”),統轄政府投資建設的市第三、第四、第五共三家大型水廠,并對其不斷進行擴建。至2006年,東江水務日供水能力達到235萬噸;供水干管總長度達到300多公里;供水范圍包括莞城、南城、萬江、長安、虎門 (論壇 新聞)、高埗、麻涌、寮步、大嶺山和松山湖等二十多個鎮街,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大型供水企業。
然而,供水能力的增長仍然不能滿足我市經濟增長的用水需求。因此,興建市第六水廠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
2003年7月1日,市委常委、副市長聯席會議召開,正式討論并通過了市屬重點工程第六水廠的建設問題,同意第六水廠選址在東城鰲峙塘。在市政府、市城管局和東城街道辦的大力協調和幫助下,東江水務克服了種種障礙,終于完成了征地和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2005年7月,第六水廠一期常規制水工藝工程建設正式動工,并于2008年12月竣工和試投產。
2007年11月,第六水廠一期深度處理工藝工程建設正式動工,已于2009年5月1日進行了試供水,9月28日正式竣工投產,向市中心區供應優質水。
在建設期間,為把這項市重點工程打造成“陽光工程”,第六水廠工程建設嚴格引入監督機制,東江水務始終依法進行招投標,確保整個工程建設優質、高效地完成,通過強化工程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等各項有力措施,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完工。
【建設理念】超前謀劃高標準新工藝
建設第六水廠是市政府在進行了大量系統、科學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高瞻遠矚的戰略部署,它既是東莞市的重點工程、示范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本著建設“高標準、新工藝、自動化”示范水廠的理念,在第六水廠建設過程中,市城市管理局和東江水務考慮到廣大市民對生活用水的水質要求日益提高,加上經濟社會雙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迫切要求,第六水廠的建設理念自籌建之初就已定下基調:水廠建設必須由“量”向“質”進行轉變,決不能僅僅追求供水量,增加企業效益,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提高出廠水的水質,追求良好的社會效益,造福東莞市民。
市城市管理局和東江水務及有關設計院,通過學習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和進行大量的科研活動,并且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對東莞的供水環境進行反復論證后,正式確定了第六水廠的工藝流程為“常規工藝+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即深度處理工藝)。
2006年,國家頒布了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城市供水的衛生要求作了大幅度的提高。檢測指標由原來的35項增加到了106項,對于其中關鍵的有機物、微生物等指標也提高了標準要求。新標準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標準的頒布進一步驗證了當初決定第六水廠上深度處理工藝項目的預見性,工程建設理念的超前為我市全面貫徹新的生活飲用水國標夯實了基礎。同時,把建設第六水廠作為促進東莞市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和東莞市供水行業的標桿工程,也是東莞供水工作“五年三步走”戰略的重要一步,對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工藝亮點】一流技術設備產出示范優質水
1.一流的工藝技術
第六水廠作為東莞首家采用深度處理工藝生產優質水的示范水廠,試產期的出廠水經過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GB5749~2006)106項指標的水質標準,是向用戶提供真正意義的“優質水”(有關深度處理工藝工程的介紹詳見“水質知識話你知”)。
第六水廠的投產,標志著東莞結束了沒有規模化深度處理制水工藝的時代;標志著全市供水工作向貫徹新國標、全面提升飲用水水質邁上了新臺階;標志著東江水務的綜合實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升,為組建供水企業集團、打造我市供水行業航母級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我市供水行業的一件大事,也是東莞市市民的一個福音。
目前在珠三角地區僅有廣州和深圳的個別水廠采用了這種深度處理工藝。第六水廠建成以后,將使我市的城市供水規模、質量不僅在珠三角的地級市中處于領先地位,在全國也屬先進水平,必將全面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和改善市區居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并成為我市供水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2.先進的設施設備
一流的工藝技術需要優質的設備作為支撐,第六水廠在優選國內知名品牌設備的基礎上,還引進了國外的先進設備,如從瑞士引進處理工藝中最關鍵的臭氧發生器,從德國引進氣動閥門,大量在線監控設備均采用了國際上的一流品牌。廠區內設全自動化監控中心,全廠各崗位均可實現自動化操作,既全面提升了設備水平,又有力保障了生產質量。
3.強大的科研后盾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水廠工程還包括建設一個國家級的水質檢測中心和一個中試基地,建成以后,將成為珠江三角洲又一個水質科研中心,不僅為東莞,也將為全國的供水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第六水廠配套管網工程計劃于2009年底全部完工,全面投產后,供水范圍將首先覆蓋中心市區(部分區域)及松山湖高科技園區。隨著第六水廠的投產,市城市管理局和東江水務將通過這個示范水廠,總結其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并于下一步重點研究將先進的水處理工藝進行推廣應用,使全市人民早日用上更為優質的自來水。
■水質知識話你知
第六水廠深度處理工藝
凈水深度處理工藝是指在常規凈水工藝(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的基礎上,增加新型凈水工藝,以提高供水水質,應對水源污染及突發事件。
第六水廠是我市首家采用國內先進的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除對常規凈水工藝進行強化外,還增設了“預臭氧氧化”、“主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過濾”處理工藝(見《第六水廠生產工藝流程圖》)。
“預加臭氧氧化”主要作用有以下三方面:
a.降低水的色度,對水中鐵、錳進行有效氧化,為沉淀過濾提高去除率和除色效率創造條件,同時起到氧化部分有機物和藻類的作用;
b.替代原有預加氯的助凝作用,避免在水源有機污染較嚴重時加氯引起的三氯甲烷前驅物質超標現象,并減少加氯對生物活性炭濾池生物作用產生不利的影響;
c.提高待處理水中溶解氧,在原水氨氮較高時為砂濾去除部分氨氮創造條件。
在常規工藝流程后增設“主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過濾”工序,旨在進一步去除水中各種微量有機污染物、氨氮、農藥、藻毒素和環境激素等,還可以降低水中的可同化有機碳含量,提高出廠水的生物穩定性,減少消毒的氯投加量,降低管網中的細菌復生后出現的二次污染風險,提高其長期飲用的健康安全性。同時,還可以大大改善出水的臭味指標,使所供自來水無臭無味,提升飲用水口感。
此外,第六水廠還針對東莞水源pH值偏低的情況,采用了投堿工藝,以提高水的pH值,使自來水水質保持弱堿性,更加符合人體健康要求,改善人體內環境。
一流的工藝技術需要優質的設備作為支撐,第六水廠在優選國內知名品牌設備的基礎上,還引進了國外的先進設備,如從瑞士引進處理工藝中最關鍵的臭氧發生器,從德國引進氣動閥門,大量在線監控設備均采用了國際上的一流品牌,廠區內設全自動化監控中心,全廠各崗位均可實現自動化操作,既全面提升了設備水平,又有力地保障了生產質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