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污染源普查通過國家驗收
山東省污染源普查工作日前通過了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驗收組的檢查驗收。
驗收組認為,山東省順利開展了對工業源、農業源、城鎮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的調查,建成了各類污染源檔案和信息數據庫,全面、圓滿地完成了普查任務。
據悉,山東省高度重視污染源普查工作,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設立了相應的普查機構,集中人員展開工作,形成了省、市、縣、鄉完整的普查組織體系。堅持把“數據質量是決定污染源普查成敗的唯一標志”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標尺,做到嚴把“四個關口”,即嚴把“清查關”,摸清普查對象底數;嚴把“填報關”,確保信息采集質量;嚴把“錄入關”,建設高質量數據庫;嚴把“匯總關”,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按時完成了普查數據的上報工作。全面普查階段任務完成后,及時開展了后期開發研究與應用,加強重點行業分析,建立污染源三維空間數據庫系統,實施數據動態化管理,圍繞污染物減排,及時開展對策性研究,全省已編制技術總報告160余份,組織課題研究20多項。
山東省副省長李兆前在會上指出,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實際,積極落實反饋意見,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科學解讀普查成果。在充分做好普查數據庫的修訂和維護、相關資料的補充和完善,以及積極做好污染源普查公告發布的同時,下大氣力做好污染源普查數據動態化管理,及時開展2009年度污染源普查數據的動態更新工作,為制定“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建立 “十二五”新的環境統計平臺提供數據支撐。同時,要加強普查成果的開發應用,全面提升環境保護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