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增加汛期監測頻次 嚴防企業偷排偷放
山東省近日要求各地強化環境監管,落實防范措施,加強對重點污染源、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河流等的水質、水量動態監測工作,加密監測頻次,及時掌握汛期水質變化情況,防止水污染事故發生。
濟南市加大環境監察力度,對小清河、漯河、徒駭河沿線的濟鋼等20余家企業排污口實施駐廠24小時盯防,不定時突擊夜查。在對大辛河等8條污染較重支流實施24小時在線監控基礎上,加密監測頻次,對各類高氨氮值廢水進行色質聯機分析,并建立相應圖譜庫備查。
濟寧市開展集中整治違法排污百日會戰,對172家危險化學品企業、98家重點監管企業進行重點排查、整改。責令相關企業立即實施停產治理。對存在嚴重環境污染隱患的重點區域,限期3個月內完成治理任務。
威海市實施“一河一策一人”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對20條入海河流逐條制定了詳細的監管治理方案。對排污量占全市85%以上的100家企業全部安裝在線自動監控設備。
濱州市對128家市控以上重點污染源企業每旬至少進行15%的抽查、監測;對所轄省控重點排污企業排污情況每旬至少進行一次檢查、監測;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進、出口水質至少每天進行一次檢查、監測,及時發現并消除污染隱患。
蓬萊市嚴格環境監管,采取巡查、暗查、突擊檢查等多種方式對轄區內化工、電鍍、尾礦庫、醫療等環境風險源及城鎮污水處理廠開展排查,重點檢查治污設施運行情況,落實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制訂和實施情況,確保防范措施落到實處;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監管,確保汛期飲用水環境安全;加強危險化學品和放射源生產、使用單位的監管,防止二次污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