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内衣,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南京致力低碳發展 革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更新時間:2010-10-20 09:52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閱讀:755 網友評論0

“江蘇省的碳排放,從量上說,蘇州第一,南京第二。”近日,在由南京市科協主辦的“第八屆青年學術年會”環境科學學會分會場上,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畢軍教授指出,我國環保產業水平較低,僅占GDP總量的不足3%。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包洪新則介紹了南京市在實踐低碳經濟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自然資源相繼面臨枯竭

南京是一個重工業城市,石化、鋼鐵、建材、電力等是南京的支柱產業,“十一五”期間,南京市經濟發展迅速,但對環境影響很大。據專家介紹,南京市主要自然資源有石灰石、硬石膏、鐵礦石等。石灰石資源儲量比較豐富,但優質石灰石儲量不大。目前,在儲量較大的棲霞山、湯山以及老山等風景旅游區,已開始限制或停止開采。這使水泥工業每年要消耗上千萬噸的石灰石漸漸得不到滿足,對水泥工業的生存提出了嚴峻考驗。

在鐵礦石方面,經過幾十年開采,鳳凰山鐵礦已經停采,冶山鐵礦資源接近枯竭,梅山鐵礦資源量逐年減少,礦石品位已從原來的52%降至現在的42%。

資源面臨枯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對環境帶來的污染。近期,相關部門的估算數據顯示,就整個江蘇省來說,南京位居碳排放總量第二位,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已迫在眉睫。據介紹,從全省13個地市的情況來看,蘇州碳排放總量最多,其次是南京。緊隨其后的是無錫和徐州。而處于中間位置的是常州、南通和泰州。揚州、鎮江、鹽城、淮安、連云港、宿遷6市碳排放總量偏低。“總體來說,江蘇省碳排放總量按量的大小來排,順序為蘇南、蘇中和蘇北。”畢軍說,這與各地經濟發展情況類似。江蘇省相關部門已采取訂規劃、摸家底、搞建設等方法,選取10家企業、8個市進行低碳試點。“南京將把化工企業改造成綠色生產方式,相關事宜也已開始進行。”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包洪新這樣表示。

發展低碳經濟要走出誤區

當前,低碳經濟這4個字在國內“滿天飛”,但畢軍認為,國內對低碳經濟還存在著不少認識誤區。第一個誤區是認為發展低碳經濟就是摒棄傳統行業和產業。其實,低碳產業是工業發展的高級階段,傳統行業和產業恰恰是基礎,我們要做的是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革新,對其價值進行提升。當前,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污染治理,他們的減排主要是減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但我國的減排要把治理工業污染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同時進行。另一個誤區是,認為低碳經濟就是高成本、高投入。據測算,現在把GDP的1%用于發展低碳經濟,將來就能避免5%~20%的GDP損失。因此,作為新興的經濟形態,低碳經濟短期投入的確比較大,但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我國經濟走向來看,這種投入是值得的。

畢軍表示,南京現在處于從全面小康向低碳化發展的階段,想要建設低碳城市,首先要摸清家底。但目前南京的碳排放量還缺乏準確的數據,“我們缺乏一個核算標準方法。”

此外,公眾和企業的觀念也是一個難點。“許多企業在聽到我們的宣傳后,紛紛表示支持,但當提及需要配備一定的環保設備時,都表示遲疑。”曾經有過這么一項調查,如果低碳需要降低生活品質,比如原來上班可以開車,變成騎車或者走路,許多市民都表示不愿意。

畢軍說,南京大學現在正在制作一個模型,可以顯示城市碳核算和實際效果之間的關系,“項目已經差不多了,下一步準備先在蘇州試點。公眾也開始踐行低碳生活,從小事做起,比如少喝一瓶啤酒,就能減少0.2千克的碳排放量。”

智能電網助力低碳實踐

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包洪新解釋,發達國家的碳排放主要存在于消費領域,企業與居民碳排放量之比是3∶7,即30%的碳是企業排放,70%的碳是居民排放。而這個數據在發展中國家則恰好相反,70%的碳是企業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因此,他認為,我國減少碳排放的關鍵是在生產領域,大幅度降低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國近期和中期內發展低碳經濟、減緩碳排放的核心任務。

據介紹,南京江寧開發區的智能電網產業已先后引進了南瑞繼保、國電南自、金智科技、科遠股份等60多家企業,成為國內電力自動化產業發展高地。去年開發區引進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國家電網智能電網科研產業基地項目。在南京簽約的4個項目分別為光學電流電壓傳感器、電子式互感器產業基地項目,智能變電站研究中心項目、成套設備加工中心項目和多層電路板加工中心項目。

包洪新介紹,因為智能電網具有安全水平高、適應能力強等優勢,能夠適應風能、太陽能發電等各類間歇性、隨機性能源接入和消納的需要。因此,將為大規模開發和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供堅強支撐。建設發展智能電網,到2020年,可使我國每年減少煤炭消耗4.7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8億噸,有利于我國實現202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南京致力低碳發展 革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