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與氣候有關?
有環保分子將日前襲擊日本的大地震與全球氣候變化聯系起來,對氣候變化持懷疑態度的保守派則攻擊這種言論,兩方的態度都是錯誤的,那么,這次地震和氣候變化到底是否有聯系?
此番爭論的起因是地震后,歐盟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主席發表了一番言辭含糊的評論:地震和海嘯肯定會對當地經濟和社會活動造成嚴重影響,日本沿海一些受全球氣候變暖威脅的島嶼尤其脆弱,很多島嶼被全部淹沒或者部分淹沒,大自然再次給予我們警示,應及早團結起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可是日本地處板塊交接地帶,在這里地質活動頻繁是肯定的,當一個板塊下沖到另一個板塊的下方,激起地殼下方的異常能量,于是引發了地震,這和全球氣候變化似乎沒有直接聯系。歐盟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主席發表上述評論的主要目的是說明:今天海嘯造成的局面或許就是明天氣候變暖引發海平面上漲形成的惡果,通過這次災難我們應該警覺。
科學家警告,目前海嘯僅僅影響日本一個國家,但將來還可能發生威力相當甚至更甚的海嘯,會影響美國、英國和任何一個具有海岸線的國家。2009年環境專家召開過一個國際會議,討論全球氣候變化是否會引發更多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這次討論的結果形成一份報告,但在這次大地震發生之前,報告未曾引起太多重視。報告認為,全球氣候變暖使陸地上冰層融化,可能會改變地殼構造,但是這個因素還不能決定這種強度的地質運動。氣候變化肯定會帶來更多極端氣候,這是很有信心的科學結論,但是對于會否引發更多地質活動,專家的意見都很謹慎。另外科學家們討論中的地震、火山和海嘯,無論程度還是本質,和周五襲擊日本沿海的都完全不一樣。周五的大地震純粹是地質板塊運動的結果,全然不受長期或者短期氣候影響。就算是在幾千年前,地球純凈毫無污染,氣候完全服從正常規律,它還是會發生。
所以一些激進的環保人士在地震之后短短幾個小時就宣傳災難和氣候的關系,實在有點聳人聽聞,這好像已經成為這類人的條件反射,那就是“凡是有重大自然災害,肯定和環境變化有關”。而保守派回擊的辦法是非常傳統的,就是抓住環境主義者“容易夸張”的弱點,削弱他們理論和例證的可信性。
幾天前美國宇航中心發表了最新的觀測結果,說南極冰帽的消融速度比以前的預測更快了,結果很快在社交網站上出現這樣的言論,說是地震把冰帽震松了,在偏激的環保人士看來,地震和氣候變暖已經構成一個惡性循環。反對者在網上的回應是:神經質的環保分子利用地震發出不顧一切的氣候變化警告,這早已不是第一次。
Stephen Strom berg(《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點評:地震主要是和地殼運動有關。盡管美國宇航局太空監測數據證實:地球每平方公里吸收的太陽能量比反射回太空的能量至少多0.85兆瓦,但地震的增加是否與地球熱量失衡有關,尚無直接定論。當然,制止溫室效應,提倡綠色環保,依然是人們刻不容緩必須解決的難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