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不滿歐盟減排目標 批其不厚道
![]() |
2008年,全球氣候談判沒有一個定論。2009年,各國就溫室氣體減排的爭吵預計還將持續,而且,是在應對全球金融、經濟危機的同時。即將失效的《京都議定書》能否找到“繼承人”?我們的地球是否還會越來越熱?全球的希望都寄托在2009年。
我們生活的地球早已是千瘡百孔,各國政要能否通力合作,抓住“拯救地圖的最后一次機會”,讓人類和人類的文明得以延續,讓哥本哈根會議成為拯救自己的“諾亞方舟”,全世界的人們正拭目以待。
![]() 12月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左)與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出席開幕式。 |
草案將現有的發展中國家再細分為發展中國家和最脆弱國家,到 2050年,發展中國家人均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限制為1.44噸,而發達國家人均年排放量限制為2.67噸。 · 宣言認為,氣候變化是世界面臨的主要挑戰,對各國安全、繁榮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威脅是無可爭議的。英聯邦成員人口眾多,地域廣闊,應該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采取積極行動。 · · · · · · · · · · · · · · 觀點解析 與發達國家相對應的是發展中國家。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承擔量化減排義務,而發展中國家無需承擔這種義務。 · · · · · · · · ·
|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