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垃圾減量,潛力還很大
關于廣州的垃圾分類現狀,有一種說法是,遍布廣州的收買佬已經把可回收的垃圾都回收了,市場的調節使垃圾分類具備了低碳環保的功能。既然這樣,我們為什么還要辛苦做垃圾分類呢?垃圾分類如何能實現垃圾減量呢?
實際上,在垃圾收買佬的眼里,只有飲料瓶、易拉罐、報紙和紙皮等價格高的廢品是“可回收”的,他們確實盡可能地回收了這些垃圾,而更大量的可回收物如玻璃、塑料制品、塑料袋、雜紙、利樂包等都從收買佬手邊流失了。所以只靠他們,并不能回收所有的可回收物。此外,從供銷社的資源再生統計數據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現在的垃圾回收率并不高,2001年是整個廢品回收行業的最高峰,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廢品回收行業受到重創,現在的回收量只恢復到2001年的一半左右,在過去的十年,我們的垃圾卻以6%的增長率逐年增加,垃圾總量增長了,而垃圾回收的量減了一半,可見現在垃圾減量的潛力還很大。
現在生活垃圾回收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靠收買佬肩挑手扛地從垃圾桶里挑揀,二是靠環衛工人在垃圾壓縮中轉站進行搶救式的回收,這兩種補救式的垃圾回收方法不可避免地使很多可回收垃圾流失混入了真正的垃圾,去填埋或焚燒,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而垃圾分類后,從家庭源頭將可回收物分出來,不進入環衛的垃圾收運,在適合的場所進行分揀就近進入廢品回收站,既增加了廢品回收的量,又減少了環衛垃圾清運量,可回收物占所有垃圾體積的一半重量的20-30%,垃圾減量的效果立竿見影,可謂一舉兩得。
現在我們缺乏可回收物分揀這個重要環節。從社區收集的可回收垃圾是紙張、塑料、金屬、玻璃等的混合物,必須經過分揀整理成各分類垃圾后才能進入廢品回收站。這個環節現在可以由清潔工在社區進行分揀,可以由分類得等商業回收公司來運作,也可以學習巴西模式,收編垃圾佬雇用低收入者在固定場所進行人工分揀,或者學習德國由綠點公司進行大型工業化的機械分選。廣州1400萬人進行垃圾分類,理順可回收物的回流通道是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中亟須完善的一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