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售廚余垃圾買環保
有沒有想過家庭的廚余垃圾可以賣錢,并且能換來環保?昨日上午,區城市管理局、洛浦街道辦事處、廣州市中創沃德環保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等單位在洛浦街海龍灣社區聯合舉辦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活動吸引了數百市民參與,截至中午12時,已有200戶家庭登記成為“綠色家庭”,志愿參與垃圾分類。
用生物協同處理技術處理廚余垃圾
“我愿意把我家全年的廚余垃圾交給他們處理。”在宣傳活動上,海龍灣業主代表姚潔瑛女士與廣州中創沃德環保資源開發公司總經理段德連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供需儀式,姚潔瑛簽約向沃德公司出售全年的家庭廚余垃圾,段德連將一張放大的1元人民幣票樣交給姚潔瑛。
段德連說,廚余食品垃圾在未分類前是一種無用甚至造成環境負擔的垃圾。在農業生產時代,廚余垃圾可以被大自然的各種生物分解,但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大量集中的廚余食品垃圾超過了大自然的分解能力,日益成為城市、環境的沉重負擔。1元換購意在用經濟的象征告訴民眾:如果能做好分類,廚余食品垃圾也是有價值的。
“廚余垃圾換購之后,我們將利用一種國內國際領先的生物協同技術對其進行處理。”段德連介紹說。從2008年開始,他們就已對城市生活垃圾問題進行了調查,2009年9月開始,啟動了對家庭廚余食品垃圾的科技攻關。在試驗了數十種處理方法后,最終與中山大學合作找到了一種生物協同處理技術,并決定建立一座以此技術為依托的廚余垃圾處理廠。目前,廚余垃圾處理廠仍在建設之中,預計今年5月中旬可投入使用。去年底、今年初,中創沃德公司就已來洛浦街接洽生活垃圾處理事宜,并于前不久與海龍灣物管公司達成協議,開展試點工作,將對海龍灣小區居民廚余垃圾進行處理,同時還可接受市民的現場參觀和監督。段德連說,生物協同技術是利用數十種微生物的配方和昆蟲的技術協同處理廚余食品垃圾。他們曾采集自己家庭的廚余食品垃圾和中大餐廳的潲水進行處理,結果非常理想,能夠達到無害化處理和減量化處理兩個100%。
200名海龍灣業主志愿參與垃圾分類
“處理方式的關鍵是要做好垃圾分類。”段德連表示,他們將利用1個月的時間在海龍灣小區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
“垃圾分類真好!”活動現場,一位年近60歲的老人帶著孫子在垃圾分類宣傳欄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他說垃圾分類是海龍灣居民的一個共同心愿,他表示將積極參與并支持這一工作。
昨日,活動主辦方向海龍灣居民發出了邀請,邀請大家注冊登記“綠色家庭”,共同參與垃圾分類。該邀請得到了不少居民的響應,截至中午12時許,已有200名海龍灣業主注冊,志愿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凡是登記為“綠色家庭”的居民,均免費辦理中華環保聯合會環保卡,并領取一個儲物箱和一個食品垃圾分類桶。對于收購的可回收垃圾,公司將按照市面價格每月與市民結算,結算費用通過農業銀行在年底劃撥至每位市民的賬戶。
海龍灣社區是中創沃德公司試點的第2個小區,是在番禺開展的第一個小區。4月11日,沃德環保公司曾在白云區京溪街東圣社區畔山花園舉辦了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近70戶家庭簽約承諾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共建綠色家園活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