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悅讀:美國學者眼中的有機農業無用論
食品問題一直是全球學者關注的領域,在羅伯特•帕爾伯格的著作《食品政治:每個人都需要知道的事實》(Food Politics: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中,針對一系列受爭議的食品問題提了出自己的看法,為話題性十足的有機農業提供了來自另外一個角度的科學分析。
帕爾伯格觀點一:有機農業不見得像說得那么有用
食品安全問題令人人自危,極端天氣又使全球處于一種末日恐慌,有機農業則以其安全、環保口號贏得了許多人的青睞。但是帕爾伯格在書中表達的態度是對這種風靡發展中國家的有機耕作方式不感興趣,他認為有機農業的糧食供應完全養不活大多數人。
帕爾伯格介紹,歐洲各國政府雖然以非常慷慨的補貼推動有機農業,然而歐洲也只有4%的耕地是實行有機農業耕種,“如果歐洲試圖用有機的方式來滿足其糧食供給的話,那么它就還需要2800萬公頃的農田,相當于法國、德國、丹麥、及英國的所有森林面積的總和。”
帕爾伯格觀點二:購買當地食品來減排不如直接少吃肉
伴隨著有機農業而風生水起的是對購買當地蔬菜宣傳,但是帕爾伯格則認為如果是以減少碳排放為目的而購買當地食品,那還不如每周少食用一份紅肉,這與將飲食結構100%轉為本地出產的食材所降低的碳排放量是一樣的。
此外,帕爾伯格還認為嚴格規范的有機農業比農業生態學走的更遠,無論是從技術還是現實環境來看都滿足不了。而最受大家關心的有機農產品更有營養的問題,他則認為至今沒有科學證據。(書中觀點并不代表EP環保網站立場)
EP短評
聽一聽不同的聲音總是有好處的,特別是作者還有數據支持、論證豐富。從養活人口的角度來說,即便作者不列明數據也是可想相知,深耕細作無論從資源上還是時間上都滿足不了龐大的地球人口。但是有機農業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呢,EP環保網編輯認為,多樣化總是好的,往大了說,多樣化是適應能力的體現,有助于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往小了說,消費者也能多一個選擇。《食品政治》這本書可以讓熱愛有機農業的人們對“有機”有另一個角度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判斷的理性化。(海圻)
開欄語
“綠色悅讀”,系EP環保網繼環保新知、生活中的毒、病態辦公室后的又一新系列文章。
此“悅讀”非別字誤人,實為編輯苦心設計。
日本出版評論家小林一博說,書本有三大罪過:占用人時間,迷惑人,吃掉森林。而“綠色悅讀”恰恰可以進行三大救贖:縮短閱讀時間,愉悅身心,傳播綠色信息。
“綠色悅讀”主題自然圍繞環保、低碳、生態,介紹世界范圍內專家、學者、大師的最新著作和觀點,千八百字雖難述著作全貌,但只言片語間也能帶著你碰撞世界思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