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污染問題嚴重 何不嘗試“慢農業”?
養殖業污染治理問題最近成了熱門話題。畜牧養殖業如何和“慢農業”有機結合,做到既解決養殖業污染問題,又促進“慢農業”更好發展,這方面大有探討價值。但農民用化肥取代畜禽糞肥之后,不愿意再用畜禽有機肥,畜禽廢棄物沒有了出路,被隨意堆放、丟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養殖業污染治理問題最近成了熱門話題。我國現階段有大量的養殖企業推廣的是“公司+農戶”模式,農戶小散養模式帶來的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與此同時,“慢農業”的概念漸漸浮出水面。畜牧養殖業如何和“慢農業”有機結合,做到既解決養殖業污染問題,又促進“慢農業”更好發展,這方面大有探討價值。
隨著農業高科技的發展,化肥早就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在促進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問題。據介紹,傳統畜禽業是以家庭分散養殖為主,畜禽養殖的廢棄物可通過周圍農田及時施肥自然消化,形成良性循環。但農民用化肥取代畜禽糞肥之后,不愿意再用畜禽有機肥,畜禽廢棄物沒有了出路,被隨意堆放、丟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要治理養殖業污染問題,還是要將畜牧養殖業與農業發展相結合,這樣才能標本兼治。應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嘗試推廣和發展“慢農業”,讓養殖場的糞便、污水直接投放到田地里,這樣既可以生產出安全綠色的農產品,又可以解決養殖業污染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據報道,日本一家企業在山東萊陽租地1500多畝,種地、養牛。他們瞄準的是中國高端市場,主打高品質農產品。不施農藥,不用化肥,甚至地里長滿草,很多人覺得這是在糟蹋土地。但公司認為,農業最終還將回歸到它們的路徑。雖然這家企業至今仍未贏利,但在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市場份額和銷量卻在逐漸增加。
發展“慢農業”,筆者有如下建議:第一,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扭轉以往的“快農業”觀念,提升“慢農業”意識。第二,要正確認識糞便污水和有機肥的關系,養殖糞便本身就肥力充足,政府應該給予科學指導,引導農戶合理使用、科學使用。第三,為了鼓勵農民大力發展“慢農業”,政府要出臺更多政策進行引導和鼓勵。廢物本來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發展“慢農業”既消化了廢物資源,減少了污染,又打造出安全綠色的農產品品牌,何樂而不為呢?
試想一下,如果這種“慢農業”得到了持續推進,這邊是井然有序、沒有污染的畜牧養殖廠,那邊是綠影濃濃的“慢農業”基地,養殖業和農業協調發展,豈不是兩全其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