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魏縣發展循環經濟
河北省魏縣張二莊鎮是廢品回收的集散地,定魏公路兩側10多公里的廢品回收點成了一道煞眼的“風景”,周圍群眾怨聲載道,這里也是魏縣環保部門監管的難點。不過,投資32億元的河北環嘉靜脈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后將會解決這一問題。
河北環嘉靜脈產業園項目是魏縣近年來引進的第五個大型循環經濟項目。魏縣依托獨具特色的廢品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初步形成了企業內部、園區企業之間、與周邊縣市之間的循環經濟模式,不僅發展了經濟,更提升了環境品質。
廢品產業繁榮了經濟污染了環境
魏縣廢品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廢品收購大軍遍布全國各地,參與人數有20余萬,是名符其實的“破爛王”。如今,更形成了以張二莊鎮為中心的廢品集散地。在張二莊鎮,綿延10多公里的物資再生加工園區經營戶多達1690個,廢舊物資年吞吐量高達310余萬噸,市場覆蓋浙江、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江蘇等地。廢品產業的發達,使群眾腰包鼓了起來,也繁榮了魏縣經濟。
但是,廢品產業在魏縣多是小作坊式作業,個別廢品回收戶為回收銅等金屬,對電線等直接進行焚燒。有些作坊清洗編織袋產生大量污水。以廢舊輪胎為原料的土法小煉油嚴重污染大氣。一些工藝落后的二級加工企業,將產品作為原料賣到外地,污染卻留給了魏縣。
規模化經營代替小作坊作業
面對污染環境的廢品產業,是一棒子打死,還是加以疏導?魏縣選擇了后者。
魏縣將廢品作為資源優勢,大力開展招商活動,鼓勵高科技企業來魏縣投資建廠,以規模化經營代替小作坊作業,通過集中治理解決污染問題。
目前,魏縣已建成投產的邯鄲豐達橡膠有限公司廢舊輪胎再利用項目,采取全封閉工藝,將廢舊輪胎粉碎加工成顆粒,年利用廢舊輪胎300萬條,為魏縣廢舊輪胎找到了出路,也對土法小煉油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環嘉靜脈產業園項目將直接在張二莊鎮建設30條生產線,對廢舊電視、電腦、燈管、汽車等就地拆解回收,年可加工廢品1350萬噸,不僅能全部處置魏縣目前回收的燈管等廢舊物資,而且將吸引周邊十幾個省市的廢舊物資流。此舉擠垮了原來主營汽車等拆解的幾十家小作坊。
打造三級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魏縣以引進廢物利用企業為契機,積極延伸產業鏈條,拓展循環經濟范圍,著力打造企業、園區、周邊3個層次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在企業內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魏縣對邯鄲豐達橡膠有限公司、春光塑料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實施了清潔生產強制審核,要求企業進行全面技改。豐達橡膠實施技改后,原料利用率提高1%、耗電量降低1.5%、經濟效益提升1%。
在園區內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魏縣魏都工業園區承接木材截鋸加工項目,先后引進投產了愛美森木材提質項目、纖維板加工項目、綠大地木質地板項目等,形成了規模達數十億元的木材加工產業群。
同周邊省、市、縣形成區域循環經濟。魏縣認真研究周邊縣、市企業狀況,制定實施了互補雙贏的企業發展戰略,努力同周邊縣、市形成區域循環經濟產業鏈。魏縣康帝森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從鄰近磁縣、邯鄲縣等地接收企業工業廢渣,用于制磚,年生產1000萬塊,有3/4用于周邊縣、市。
同時,魏縣針對周邊縣、市企業原料需要,積極加工生產相應產品。如,針對鄰省山東匯源果汁,魏縣適時引進了永豐果蔬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魏縣豐富的鴨梨資源生產梨汁供應匯源,提高了鴨梨的附加值。
如今,魏縣僅廢舊物資收購加工年產值就接近15億元,年營業收入達9億元,人均創收3萬元。大規模產業化經營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小作坊生產帶來的“污水橫流、黑煙亂冒”現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