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内衣,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杭州西湖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更新時間:2012-11-22 12:03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 閱讀:2429 網友評論0

 2012年,在杭州市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西湖區垃圾分類工作緊緊圍繞既定目標,按照“穩固擴面、著力提質”的要求,周密部署,分步實施,講求實效,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探索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新途徑。截至目前,西湖區已有6個街道、56個社區、229個小區(占全區小區總數的83.88%),共14萬戶家庭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動中。

 

強化組織領導,共建垃圾分類“新目標”

 

 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該區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新要求,先后制定并完善了《2012年西湖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西湖區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建立了垃圾分類工作組織機構,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落實了垃圾分類工作聯系、指導、協調專人負責制,充分發揮培訓教員、指導員和志愿者隊伍“三支隊伍”的基礎性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樓宇、進家庭”活動,確保2012年9月底在75%的生活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質量達標小區占已分類小區的80%以上,創建示范小區數不少于轄區分類小區數5%。

 

廣泛宣傳發動,奏響垃圾分類“新樂章”

 

 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急不得、等不得、松不得的系統工作,關鍵是要實現從政府主導到群眾自覺的自然過渡。因此,該區在推進過程中首先從硬件上做好分類引導,其次從軟件上做好分類宣傳,逐步深入地開展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激發市民群眾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認同感。

 

 一重奏——環保宣傳“不間斷”。3月24日,該區聯合杭州市環境衛生研究所及杭州學軍中學,在杭州市少年宮舉辦了“綠色春天 綠意杭城”垃圾分類環保倡導活動。各街道(社區)也陸續開展了“桶兒背靠背,垃圾分分類”、“綠色星期六,社區資源回收日”、“垃圾分類我先行,低碳生活系你我”、“1﹢2﹢4,小手拉大手”、“跟著垃圾去旅行”等一系列宣傳活動,讓轄區居民親身感受垃圾從產生到填埋的全過程,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增強垃圾分類意識。截至目前,該區累計舉辦講座及座談300余次、各類活動600余場,入戶宣傳6萬余次,發放“垃圾分類指導手冊”近10萬冊。

 

 二重奏——宣教基地“顯成效”。西湖區首家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已在環境優雅的文新街道新金都城市花園小區落成,標志著西湖區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該基地設有科普教育區、影音播放區、分類互動區三大主題功能區。自建成開放以來,已接待省、市、區領導參觀30余次,接待我區街道(社區)參觀100余次、在校學生參觀500余人次。一位紅領巾志愿者說:“垃圾經過處理,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用來發電、堆肥,變廢為寶,實在是太好了,這樣國家就可以節省很多能源了。今后我們要少產生垃圾,不能亂扔東西,還要監督大人們一起愛護環境。”繼2011年被授予“杭州市區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后,新金都城市花園小區今年又被評為“杭州市民體驗日年度最具品質體驗點”,是杭州市開展垃圾分類小區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小區。

 

 三重奏——硬件宣傳“全覆蓋”。為進一步深入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營造良好氛圍,該區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分類小區的宣傳陣地作用,通過小區宣傳長廊、電子信息屏、宣傳櫥窗、單元樓道、活動場館、燈桿燈箱等,加大垃圾分類基本知識的宣傳力度。各街道(社區)還推出了自己的垃圾分類形象大使,文新街道新金都城市花園的“大象分分”、古蕩街道蓮花社區的“蓮花阿姨”等憨態可掬,生動形象,還榮獲了杭州市垃圾分類卡通形象優秀獎。與此同時,該區還編寫了垃圾分類小口訣,利用每日巡查的機會對居民進行宣傳。多形式全方位的宣傳促使居民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公益性、重要性和緊迫性,是功在當下、惠及后代的利民工程。

 

 四重奏——百日宣傳“促推進”。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倡導垃圾減量,提高居民家庭文明素養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該區還于10月20日啟動了垃圾分類“百日宣傳”活動。活動以“讓意識成為習慣,讓習慣改變生活,別讓曾經丟棄的垃圾成為腳下最后一寸土地”為主題,陸續開展垃圾分類“進家庭、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樓宇”等系列宣傳活動。同時,“我愛我家——垃圾分類進機關”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垃圾分類主題征文比賽、微博互動廣征民意等形式多樣活動掀起了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的“新高潮”。

 

加快隊伍建設,地毯式招募創“新局面”

 

 西湖區把“三支隊伍”建設作為今年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點,充實了“三支隊伍”人員,制定了活動計劃,切實發揮起本轄區“三支隊伍”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培訓、指導和志愿服務活動的社區化、常態化和專業化。

 

 廣泛結對院校。該區今年與杭州師范大學護理學院樂幫義工隊結對,定期組織開展宣傳活動進小區等活動。各街道(社區)也紛紛與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學軍中學、錢塘外國語學校、保俶塔實施學校等20余所院校結對,招募學生志愿者500余人,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及各類宣傳主題活動100余場。

 

 激發市民興趣。該區在年初便通過杭州日報發布志愿者招募信息,誠邀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在各項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現場招募轄區居民志愿者1000余人。西溪街道出臺了垃圾分類志愿者督導積分制,用積分的方式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的興趣。所謂垃圾分類志愿者督導積分,就是垃圾分類志愿者每次到垃圾分類小區開展志愿服務滿兩小時,將獲得相應的積分。以季度為單位,志愿者可用積分兌換相應的實物或服務。

 

 強化教育培訓。該區始終把教育培訓作為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各街道(社區)從環保知識、分類方法、低碳生活等與垃圾分類息息相關的主題著手,針對不同小區、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家庭結構的特點,通過垃圾分類大講堂、參觀試點小區、一對一學習等多種形式,對分類指導員、社區骨干、物業人員、家庭主婦、在校學生、退休職工等人群分類進行教育培訓,促使他們成長為“三支隊伍”的合格成員和業務骨干,進一步促進垃圾分類工作的普及推廣。

 

堅持高峰督導,全方位引導見“新成效”

 

 各社區做好垃圾袋的發放及記錄工作,共發放垃圾袋領用卡片20000張,卡片背后印有垃圾分類方法,方便居民領用垃圾袋,指導居民進行分類投放。在已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中,各街道(社區)對每個垃圾投放點都進行了分片包干,每個垃圾投放點都有專人負責,在早晚高峰進行現場指導,既強化了宣傳教育,也切實提高了垃圾分類質量。在人流量較大、示范性強的垃圾投放點,社區專門配備了全天候指導員,全天不間斷地輪流進行現場指導。社區衛生主任每天對各個垃圾投放點進行抽查、考核,分析存在的不足,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北山街道寶石社區為更好地激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推出“微積分”綠色儲值卡,即由現場垃圾分類指導員給分類、投放正確率都達到100%的居民發放“微積分”綠色儲值卡。集齊10張“微積分卡”就可以換取一塊肥皂,集齊50張“微積分卡”就可以換取一瓶洗衣液。此舉有力促進了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正確率的提升。

 

創新工作舉措,垃圾分類揭開“新篇章”

 

 垃圾分類“編碼袋”在古蕩街道試行。古蕩街道實行垃圾分類的社區正在推行“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軟件系統”,預示著該區垃圾分類步入“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軟件系統”通過編制垃圾分類管理應用軟件程序,建立推行垃圾分類生活小區住戶的基本信息數據庫(包括戶主姓名、地址、聯系方式、垃圾袋編碼、日常檢查情況),由工作人員統一管理,定期進行垃圾分類推行情況分析,提出整改意見,并用手機短信對垃圾分類不正確的居民給予溫馨提示和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指導。

 

 2010年,杭州市開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為提高垃圾分類“兩率”的正確率,“實名制”應運而生。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實名制”引發了侵犯隱私的爭議,甚至遭到部分居民的抵制。2011年,西湖區城市管理局積極探索,提出了利用程序軟件開展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和信息收集的大膽設想,委托軟件公司開發了“垃圾分類智能管理系統”,垃圾袋供貨廠家也生產出與這個系統配套的生活垃圾分類“編碼袋”。“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應用軟件系統”已在古蕩街道各社區試運行,各社區的垃圾分類管理人員將各位住戶的基本信息錄入到該系統中,每家住戶對應一個十位數的“編碼袋”編號。通過“編碼袋”能夠追蹤到哪一袋廚余垃圾出自于哪戶家庭,便于及時掌握實際分類情況。

 

 這一創新舉措還大大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實行“實名制”時,社區工作人員每月都要為數以萬計的廚余垃圾專用袋粘貼標簽,勞動量巨大。而現在只需登記每卷袋子的唯一編號,這個編號錄入管理系統就能自動生成相關數據,既簡單快捷又便于管理。而且,通過對錄入的所有信息進行分析,可以查找出垃圾分類正確率不高的原因,利于整改,也為垃圾分類評估提供了可靠的數據。

 

 “垃圾不落地”在蓮花社區開始試點。8月1日上午7時30分,古蕩街道蓮花社區蓮花東村小區的王大伯將家中分類好的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丟入兩輛停在小區內的清運車,這標志著西湖區“垃圾不落地”試點工作正式拉開了帷幕。

 

 “垃圾不落地”工作要充分考慮居民的生活規律,清運時間要符合絕大部分居民的作息習慣。試點工作推行前,西湖區對該小區的168戶居民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8%的居民對分類工作表示理解支持,并最終確定早上7時30分至8時為清運收集時間。“這個時間段,絕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在家。”家住25幢1單元的王阿姨特高興,“以前,樓邊有垃圾房,夏天一到,一開窗就能聞到酸臭味,一出門就看到垃圾桶,很不舒服。現在實行垃圾不落地,垃圾出來車直接運走,不知道有多好啊!”

 

 首個開放式垃圾房在友誼社區投入使用。“楊書記,謝謝你,為我們解決了困擾這么多年的難題。”鐵路新村16幢1單元101室的張老師握著友誼社區楊書記的手,激動地說。鐵路新村16幢北側原來有一個封閉式的垃圾房,垃圾房四周臟亂臭現象突出,一到夏天,臟臭的現象更加嚴重。張老師家的廚房窗戶正對垃圾房,平時吃飯都不敢開窗。恰逢鐵路新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很多居民建議拆除垃圾房。社區入戶聽取居民意見,多次召開居民聽證會,集思廣益,大膽嘗試,將原有的封閉式垃圾房拆除,新建了公交車等候站樣式的開放式垃圾房,既方便保潔人員清掃,也有利于居民養成投放垃圾的好習慣。居民對于垃圾房改造反響非常熱烈,鐵路新村16幢小組長施玲玲說:“我們這里的衛生狀況改善了很多,對于下一步垃圾分類的開展會有很大的幫助。”裝在四個垃圾桶后方的垃圾分類宣傳欄,為居民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提供指導作用。住在鐵路新村16幢的社區支部書記李國梁說:“我們老年人站在五顏六色的垃圾桶前,經常會發愣,垃圾袋丟錯是常有的事。有了這個宣傳欄,扔的時候一看就明白。”

 

完善服務保障,奠定垃圾分類“新基礎”

 

 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為了實現垃圾分類工作的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西湖區不斷探索建立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完善目標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區、鎮街、社區、物業四級目標責任體系,在區與街鎮、街鎮與社區、社區與物業公司之間層層明確垃圾分類目標責任和任務。

 

 二是細化考核通報制。按照“穩定面、提升質”的要求,制定了《西湖區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實施細則》,重點考核各鎮街(社區)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長效管理情況,每月通報排名,形成良性競爭機制,提升垃圾分類投放質量。

 

 三是落實工作例會制。該區在今年進一步完善落實了城區垃圾分類工作例會制度,通過月度會議的形式將問題及時在各成員單位及街道(社區)中予以交流反饋,形成良好工作氛圍。

 

 四是建立激勵約束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先進獎勵辦法》,積極開展爭紅旗、當模范活動,定期評選,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充分調動廣大市民群眾、社區、物業公司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做得還不夠的小區,多出新點子,多想好辦法,對勸導督促拒不配合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2012年,在杭州市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西湖區垃圾分類工作緊緊圍繞既定目標,按照“穩固擴面、著力提質”的要求,周密部署,分步實施,講求實效,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探索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新途徑。截至目前,西湖區已有6個街道、56個社區、229個小區(占全區小區總數的83.88%),共14萬戶家庭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動中。

強化組織領導,共建垃圾分類“新目標”

 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該區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新要求,先后制定并完善了《2012年西湖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西湖區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建立了垃圾分類工作組織機構,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落實了垃圾分類工作聯系、指導、協調專人負責制,充分發揮培訓教員、指導員和志愿者隊伍“三支隊伍”的基礎性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樓宇、進家庭”活動,確保2012年9月底在75%的生活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質量達標小區占已分類小區的80%以上,創建示范小區數不少于轄區分類小區數5%。

廣泛宣傳發動,奏響垃圾分類“新樂章”

 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急不得、等不得、松不得的系統工作,關鍵是要實現從政府主導到群眾自覺的自然過渡。因此,該區在推進過程中首先從硬件上做好分類引導,其次從軟件上做好分類宣傳,逐步深入地開展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激發市民群眾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認同感。

 一重奏——環保宣傳“不間斷”。3月24日,該區聯合杭州市環境衛生研究所及杭州學軍中學,在杭州市少年宮舉辦了“綠色春天 綠意杭城”垃圾分類環保倡導活動。各街道(社區)也陸續開展了“桶兒背靠背,垃圾分分類”、“綠色星期六,社區資源回收日”、“垃圾分類我先行,低碳生活系你我”、“1﹢2﹢4,小手拉大手”、“跟著垃圾去旅行”等一系列宣傳活動,讓轄區居民親身感受垃圾從產生到填埋的全過程,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增強垃圾分類意識。截至目前,該區累計舉辦講座及座談300余次、各類活動600余場,入戶宣傳6萬余次,發放“垃圾分類指導手冊”近10萬冊。

 二重奏——宣教基地“顯成效”。西湖區首家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已在環境優雅的文新街道新金都城市花園小區落成,標志著西湖區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該基地設有科普教育區、影音播放區、分類互動區三大主題功能區。自建成開放以來,已接待省、市、區領導參觀30余次,接待我區街道(社區)參觀100余次、在校學生參觀500余人次。一位紅領巾志愿者說:“垃圾經過處理,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用來發電、堆肥,變廢為寶,實在是太好了,這樣國家就可以節省很多能源了。今后我們要少產生垃圾,不能亂扔東西,還要監督大人們一起愛護環境。”繼2011年被授予“杭州市區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后,新金都城市花園小區今年又被評為“杭州市民體驗日年度最具品質體驗點”,是杭州市開展垃圾分類小區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小區。

 三重奏——硬件宣傳“全覆蓋”。為進一步深入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營造良好氛圍,該區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分類小區的宣傳陣地作用,通過小區宣傳長廊、電子信息屏、宣傳櫥窗、單元樓道、活動場館、燈桿燈箱等,加大垃圾分類基本知識的宣傳力度。各街道(社區)還推出了自己的垃圾分類形象大使,文新街道新金都城市花園的“大象分分”、古蕩街道蓮花社區的“蓮花阿姨”等憨態可掬,生動形象,還榮獲了杭州市垃圾分類卡通形象優秀獎。與此同時,該區還編寫了垃圾分類小口訣,利用每日巡查的機會對居民進行宣傳。多形式全方位的宣傳促使居民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公益性、重要性和緊迫性,是功在當下、惠及后代的利民工程。

 四重奏——百日宣傳“促推進”。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倡導垃圾減量,提高居民家庭文明素養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該區還于10月20日啟動了垃圾分類“百日宣傳”活動。活動以“讓意識成為習慣,讓習慣改變生活,別讓曾經丟棄的垃圾成為腳下最后一寸土地”為主題,陸續開展垃圾分類“進家庭、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樓宇”等系列宣傳活動。同時,“我愛我家——垃圾分類進機關”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垃圾分類主題征文比賽、微博互動廣征民意等形式多樣活動掀起了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的“新高潮”。

加快隊伍建設,地毯式招募創“新局面”

 西湖區把“三支隊伍”建設作為今年垃圾分類工作的重點,充實了“三支隊伍”人員,制定了活動計劃,切實發揮起本轄區“三支隊伍”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培訓、指導和志愿服務活動的社區化、常態化和專業化。

 廣泛結對院校。該區今年與杭州師范大學護理學院樂幫義工隊結對,定期組織開展宣傳活動進小區等活動。各街道(社區)也紛紛與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學軍中學、錢塘外國語學校、保俶塔實施學校等20余所院校結對,招募學生志愿者500余人,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及各類宣傳主題活動100余場。

 激發市民興趣。該區在年初便通過杭州日報發布志愿者招募信息,誠邀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在各項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現場招募轄區居民志愿者1000余人。西溪街道出臺了垃圾分類志愿者督導積分制,用積分的方式激發市民主動參與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的興趣。所謂垃圾分類志愿者督導積分,就是垃圾分類志愿者每次到垃圾分類小區開展志愿服務滿兩小時,將獲得相應的積分。以季度為單位,志愿者可用積分兌換相應的實物或服務。

 強化教育培訓。該區始終把教育培訓作為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各街道(社區)從環保知識、分類方法、低碳生活等與垃圾分類息息相關的主題著手,針對不同小區、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家庭結構的特點,通過垃圾分類大講堂、參觀試點小區、一對一學習等多種形式,對分類指導員、社區骨干、物業人員、家庭主婦、在校學生、退休職工等人群分類進行教育培訓,促使他們成長為“三支隊伍”的合格成員和業務骨干,進一步促進垃圾分類工作的普及推廣。

堅持高峰督導,全方位引導見“新成效”

 各社區做好垃圾袋的發放及記錄工作,共發放垃圾袋領用卡片20000張,卡片背后印有垃圾分類方法,方便居民領用垃圾袋,指導居民進行分類投放。在已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中,各街道(社區)對每個垃圾投放點都進行了分片包干,每個垃圾投放點都有專人負責,在早晚高峰進行現場指導,既強化了宣傳教育,也切實提高了垃圾分類質量。在人流量較大、示范性強的垃圾投放點,社區專門配備了全天候指導員,全天不間斷地輪流進行現場指導。社區衛生主任每天對各個垃圾投放點進行抽查、考核,分析存在的不足,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北山街道寶石社區為更好地激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推出“微積分”綠色儲值卡,即由現場垃圾分類指導員給分類、投放正確率都達到100%的居民發放“微積分”綠色儲值卡。集齊10張“微積分卡”就可以換取一塊肥皂,集齊50張“微積分卡”就可以換取一瓶洗衣液。此舉有力促進了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正確率的提升。

創新工作舉措,垃圾分類揭開“新篇章”

 垃圾分類“編碼袋”在古蕩街道試行。古蕩街道實行垃圾分類的社區正在推行“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軟件系統”,預示著該區垃圾分類步入“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軟件系統”通過編制垃圾分類管理應用軟件程序,建立推行垃圾分類生活小區住戶的基本信息數據庫(包括戶主姓名、地址、聯系方式、垃圾袋編碼、日常檢查情況),由工作人員統一管理,定期進行垃圾分類推行情況分析,提出整改意見,并用手機短信對垃圾分類不正確的居民給予溫馨提示和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指導。

 2010年,杭州市開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為提高垃圾分類“兩率”的正確率,“實名制”應運而生。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實名制”引發了侵犯隱私的爭議,甚至遭到部分居民的抵制。2011年,西湖區城市管理局積極探索,提出了利用程序軟件開展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和信息收集的大膽設想,委托軟件公司開發了“垃圾分類智能管理系統”,垃圾袋供貨廠家也生產出與這個系統配套的生活垃圾分類“編碼袋”。“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應用軟件系統”已在古蕩街道各社區試運行,各社區的垃圾分類管理人員將各位住戶的基本信息錄入到該系統中,每家住戶對應一個十位數的“編碼袋”編號。通過“編碼袋”能夠追蹤到哪一袋廚余垃圾出自于哪戶家庭,便于及時掌握實際分類情況。

 這一創新舉措還大大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實行“實名制”時,社區工作人員每月都要為數以萬計的廚余垃圾專用袋粘貼標簽,勞動量巨大。而現在只需登記每卷袋子的唯一編號,這個編號錄入管理系統就能自動生成相關數據,既簡單快捷又便于管理。而且,通過對錄入的所有信息進行分析,可以查找出垃圾分類正確率不高的原因,利于整改,也為垃圾分類評估提供了可靠的數據。

 “垃圾不落地”在蓮花社區開始試點。8月1日上午7時30分,古蕩街道蓮花社區蓮花東村小區的王大伯將家中分類好的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丟入兩輛停在小區內的清運車,這標志著西湖區“垃圾不落地”試點工作正式拉開了帷幕。

 “垃圾不落地”工作要充分考慮居民的生活規律,清運時間要符合絕大部分居民的作息習慣。試點工作推行前,西湖區對該小區的168戶居民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8%的居民對分類工作表示理解支持,并最終確定早上7時30分至8時為清運收集時間。“這個時間段,絕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在家。”家住25幢1單元的王阿姨特高興,“以前,樓邊有垃圾房,夏天一到,一開窗就能聞到酸臭味,一出門就看到垃圾桶,很不舒服。現在實行垃圾不落地,垃圾出來車直接運走,不知道有多好啊!”

 首個開放式垃圾房在友誼社區投入使用。“楊書記,謝謝你,為我們解決了困擾這么多年的難題。”鐵路新村16幢1單元101室的張老師握著友誼社區楊書記的手,激動地說。鐵路新村16幢北側原來有一個封閉式的垃圾房,垃圾房四周臟亂臭現象突出,一到夏天,臟臭的現象更加嚴重。張老師家的廚房窗戶正對垃圾房,平時吃飯都不敢開窗。恰逢鐵路新村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很多居民建議拆除垃圾房。社區入戶聽取居民意見,多次召開居民聽證會,集思廣益,大膽嘗試,將原有的封閉式垃圾房拆除,新建了公交車等候站樣式的開放式垃圾房,既方便保潔人員清掃,也有利于居民養成投放垃圾的好習慣。居民對于垃圾房改造反響非常熱烈,鐵路新村16幢小組長施玲玲說:“我們這里的衛生狀況改善了很多,對于下一步垃圾分類的開展會有很大的幫助。”裝在四個垃圾桶后方的垃圾分類宣傳欄,為居民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提供指導作用。住在鐵路新村16幢的社區支部書記李國梁說:“我們老年人站在五顏六色的垃圾桶前,經常會發愣,垃圾袋丟錯是常有的事。有了這個宣傳欄,扔的時候一看就明白。”

完善服務保障,奠定垃圾分類“新基礎”

 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是一項長期堅持的工作,為了實現垃圾分類工作的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西湖區不斷探索建立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完善目標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區、鎮街、社區、物業四級目標責任體系,在區與街鎮、街鎮與社區、社區與物業公司之間層層明確垃圾分類目標責任和任務。

 二是細化考核通報制。按照“穩定面、提升質”的要求,制定了《西湖區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實施細則》,重點考核各鎮街(社區)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長效管理情況,每月通報排名,形成良性競爭機制,提升垃圾分類投放質量。

 三是落實工作例會制。該區在今年進一步完善落實了城區垃圾分類工作例會制度,通過月度會議的形式將問題及時在各成員單位及街道(社區)中予以交流反饋,形成良好工作氛圍。

 四是建立激勵約束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先進獎勵辦法》,積極開展爭紅旗、當模范活動,定期評選,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充分調動廣大市民群眾、社區、物業公司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做得還不夠的小區,多出新點子,多想好辦法,對勸導督促拒不配合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杭州西湖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