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海水淡化運營市場化
在河北滄州渤海新區,神華河北國華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場區內高架林立,日產2.5萬噸海水淡化設備正在加緊安裝,到今年10月份就能竣工投產。在施工現場指揮生產的項目負責人彭光儀說,“這臺設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性能非常先進,投產后每天能實現海水淡化5.75萬噸。是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海水淡化設備。”
憑借臨海優勢,滄州渤海新區走出了一條海水淡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渤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日前獲得國家認可,成為全國首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單位,被命名為“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園區”。
神華河北國華滄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最早進入渤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的企業,目前已建成3臺海水淡化裝置,并成功實現市場化運營,到今年10月,市場供應能力將達每天4萬噸。挪威阿科凌公司也已與渤海新區達成框架協議,將參照國華滄電的標準建設海水淡化裝置,生產規模初步規劃為每天10萬噸。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廣東中科保生物科技公司正計劃在渤海新區建設海水淡化裝置,一期生產能力為每天2萬噸,最終將達每天5萬噸。另外,中國一重、華潤熱電等企業正計劃加入到渤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大軍中來。預計到2014年底,渤海新區每天可生產海水淡化水18萬噸至20萬噸。
與國內其他地區的海水淡化產業相比,渤海新區的最大亮點在于成功實現了市場化運營。以國華滄電為例,目前其生產海水淡化水的能力為每天3.25萬噸,除了1萬多噸自用外,還有大約1.5萬噸對外銷售給工業企業。
如何科學合理地制訂價格,成為渤海新區海水淡化產業能否走向市場的關鍵。渤海新區管委會進行了測算:原水每噸2.5元,加工成高純度鍋爐用水需要增加6元左右,即每噸8.5元。而海水淡化水本身品質很高,無須再進行處理,可直接用于工業鍋爐。以此為依據,海水淡化水的出廠單價被定為每噸6元,加上管輸費,海水淡化水的市場價格最終鎖定在每噸6.5元至7元之間。
滄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區管委會主任回學勇告訴記者,為實現海水淡化水的“點對點”傳輸,渤海新區積極打造基礎設施平臺,投資3000多萬元修建了日供水能力為5萬噸的輸水管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