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流域水資源正常循環 解決“水危機”
作為北京市最大的水系,北運河幾乎所有支流水質都屬于劣V類。而北運河只是北京市水資源污染狀況的一個縮影。
中國有600多個城市,有400多個城市缺水,110個城市嚴重缺水。北京已成為世界上缺水最嚴重的大城市之一。自產水資源量僅37億立方米,水資源的年人均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是中國人均的1/10,世界人均的1/40。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影響和制約首都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劣V類河流居多
黃綠色的河水、發臭的垃圾堆、漂浮著的白色泡沫,站在北京通州北運河淺淺的河灘上,記者很難把這里與舉世聞名的大運河起點聯系起來。
北運河水系是北京市流域面積最大、支流最多的水系,據北京市水務局發布的2012年4月北京市地表水水質信息顯示,北運河水系48個河段中,除了5個無水河段外,有35個河道的水質都屬于劣V類。
不僅是北運河水系,北京市其他河流的整體狀況也不樂觀。
在全國來說,北京市無論是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率還是再生水利用率都走在前列。但即使如此,地表水污染依然很嚴重。
北運河作為北京市流域面積最大、支流最多的水系,北京城近郊區的河流,如北面的清河、南面的涼水河等自西向東流向的河流幾乎全注入了北運河。
蘇莊村位于兩河交匯處以北兩公里處。在村子東側北運河淺淺的河灘上,白色浮沫、飲料瓶蓋、塑料袋被河灘邊的水草攔住,河水散發出一絲腥臭味兒。即便如此,村民們依然在河邊種地,離河灘十幾米遠的河堤上便是一大片玉米地。
據村里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介紹說,二三十年前,村民可以抽河水來澆地,但河水慢慢地就變黑了,也沒法澆地了。
2003年左右,北京市政府開始對北運河開始治理,村民們看著河水從黑逐漸變成現在的黃綠色。
“雖然和過去不能相比,但現在有時候還能看見魚蝦,我已經很知足了。”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北運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是北京市河流污染嚴重的河流,其中北運河水系河段80%以上為劣V類水質,大清河水系劣Ⅴ類水質河段也接近80%。這樣的水質確實如"下水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姜文來如此表示。
“北京的污水處理設施能力不足,雖然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4%,但郊區污水處理率僅為52.4%,水環境體系脆弱,目前污水處理不能滿足現實需要,需要加大相關的建設,滿足環境保護的需要。”姜文說。
群眾期望過高治理狀況不佳
北京市地表水污染之所以如此嚴重,在姜文來看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水資源嚴重短缺。姜文來說,與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近12年來北京市降水量減少19%,水資源總量減少43%,入境水量減少77%。可用水資源急劇減少,導致沒有適當的徑流補給河道、水資源承載力降低,加重了河流的污染;
其次,污水的排放沒有得到全部控制。盡管北京的污水處理率整體很高,但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的污水沒有進入市政管道得到處理;
第三,人口高度集中,污染負荷大,加大了地表水污染;
第四,污水處理標準不能滿足環境的需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在建設初期,設計能力不足,城市迅速發展、人口迅速增加導致污水排放量增加等,這些可以通過擴容逐步解決的。
針對北京地表水的污染現狀,中國水利學會李貴寶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近年來北京市的河流和湖泊水質在逐步改善,一些河湖水質由差逐步變好,部分無水河段也變得有水了,但仍有不少河流,如肖太后河、馬草河、小龍河、玉帶河等改善不大或有所下降。
“其實這些年來,北京市對清河治理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別是清河整治工程的建設方面,還獲得北京市優質工程和"長城杯"工程獎。”李貴寶說,政府部門一直在解決包括清河在內的水污染等問題,可是由于各種原因,解決問題的速度總是趕不上群眾要求的速度。
維護流域水資源的正常循環
北運河水系的污染僅僅是我國城市地表水污染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很多城市,地表水污染問題正在成為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這一點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北方城市尤其明顯。
北京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為了解決水的問題,北京在處理污水和再生水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國前面。
盡管如此,北京地表水污染嚴重污染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多年以來,北京走了一條“以都定水”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導致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資源環境成本越來越高,水資源嚴重短缺,成為了城市發展最主要的“瓶頸”因素,并且城市用水安全風險越來越大。
一切都表明,這種發展模式已經不可持續。面對水資源短缺和地表水嚴重污染的現狀,對于北京這個有著近2000萬人口的大都市來說,走怎樣的水資源利用道路,才能撐起整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采訪中,不少專家對記者表示,無論是海水淡化,還是“南水北調”,都只能暫時緩解北京的水資源危機。而要從根本上解決北京水資源危機,還是要立足北京當地。
一是要加大污染處理力度,修建先進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并且要采取多種措施,建設多種形式的雨洪利用工程,力爭使北京雨季的降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這些舉措從技術角度講并不難,做好這一點,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北京水資源危機。
二是在經濟發展中盡量采用那些環境友好型的技術發展經濟,把水污染降到最低限度。通過保護農田、森林、綠地、清潔的空氣和水等措施來實現生態協調。
三是立足于城市所依托的自然區域,來調整城市人口,減少水資源需求。
只有最終理順城市與所依托的區域自然環境的關系,維護流域水資源的正常循環,開展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恢復,才是解決北京水資源問題的根本途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