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化“問題管理”降伏“污染物環保超標”
1月6日,儀征化纖安全環保監督部通過綜合調度會“盤點”通報了2013年環保工作,短纖一部生產污水兩個取樣點的總磷濃度下半年比上半年分別下降18.30%、35.01%,并實現了污水排放量、污水總磷排放濃度、污水排污放費的降低。
安全環保監督部主任束蒙生告訴記者,儀化通過每周通報各單位污染物排放情況,促進了相關單位“污染物環保超標”的源頭治理,推進了問題的閉環管理,2013年,儀化實現了增產減污,工業廢水排放量、化學需氧量總量排放量、廢水排放總磷濃度分別同比下降5%、9.7%、19.8%。
亮“紅牌”催生“軍令狀”
2013年12月23日,短纖一部在13-16K生產線上推廣使用新型環保油劑,這是該部下半年以來推出的第11項環保措施,旨在從源頭上進一步降低污水的總磷濃度。
為強化各生產中心污染物排放的分級控制、過程控制,確保儀化外排污水的持續達標排放,2013年7月上旬起,儀化建立每周通報制度,在各生產中心、機關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參加的綜合調度會上,用圖表對各生產中心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通報,對未完成每周環保指標的單位亮“紅牌”。短纖一部因污水總磷超標多次被通報亮“紅牌”。該部變壓力為動力,在黨政聯席辦公會擴大會議下達了環保達標的“軍令狀”,打響了環保達標和節能減排的攻堅戰。
該部多管齊下,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攻關,先后制定了11項環保措施,按照“問題管理法”的要求,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間。生產管理室和各生產裝置加大了對環保設施的巡檢、維護保養的力度。針對現場油劑溢出、潤滑油油酯滴漏造成環保內部控制指標不穩定情況,對污水取樣口、排污管線、污水池水樣、油劑原油等樣品進行取樣跟蹤分析,查找污染源,落實整改措施。修訂了環保達標考核細則,將現場“跑、冒、滴、漏”及環保指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內容,對現場油劑槽溢流、潤滑油落地進行檢查并加大考核力度。各裝置加強現場管理,每次轉產及檢修時,組織對油劑槽中的油劑進行回收。大容量裝置通過設備改造將后紡裝置多余油劑用返送泵送至前紡緩沖槽供前紡使用,每天可回收油劑水20噸左右。
從去年11月中旬起,短纖一部的“紅牌”被摘除了。
40個“小紅桶”回收油劑
2013年11月21日,短纖一部后一裝置3-4K甲班牽伸工李猛巡檢時發現4K生產線流入“小紅桶”的油劑成直線狀,于是判斷絲束上油出現問題。通過排查,發現是毛氈架高度偏低,導致油劑外流。經過調整,上油回復正常,外溢油劑大大減少,排除了可能出現的質量隱患。
這種既能發現質量隱患,又能回收油劑、降低污水中化學需氧量、總磷濃度的措施,源于高級技師滕官洋的一項合理化建議。在短纖一部組織開展“我為環保提一條建議”的專項合理化建議活動中,后一裝置高級技師滕官洋在工作中發現牽伸線生頭、停車低速運行時都會有大量的油劑流到接油盤中,大部分就直排到地溝中,不僅造成環境污染,還造成浪費。針對這個問題,以前也有不少職工提出過解決方案,但因操作性不強、投入成本高等原因未能實施。通過對現場的深入觀察,他提出對現有的導流孔進行改造并增加一個“小紅桶”的合理化建議,每個班下班時將油劑回收至TA油槽,既有利于油劑回收,又控制了污染排放。他的建議得到裝置領導的支持。通過試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隨即推廣至22條生產線。據測算,這樣每天可以回收油劑150Kg,每年可節省絲束上油量約55噸,節省油劑費用就達到30多萬元,整個改造僅僅花了3520元。
2013年,短纖一部共組織實施50個清潔生產方案和78條環保合理化建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嚴考核改變“舊習慣”
每周五,是短纖一部前二裝置西區卷繞工蔣麗做承包區衛生的日子。以往清洗接油盤,她用水一沖什么污物都不會存在,而現在她先用掃帚掃了一遍,再用濕抹布抹一遍。工作量比以往增加了,但減少了用水、減少了污水排放。
過去,牽伸工在做承包區地面衛生的時候,習慣先用弱堿水泡,再用板刷刷,最后用生產水沖。用弱堿水洗過的地面,像給地面搽上了一層增白霜一樣,確實比較干凈,也特別好看。現在,大家通寧可多費點力氣,用清水多拖幾遍,再不用堿水了。
為推進全員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短纖一部加強形勢任務教育及“周學月考”,引導廣大員工立足崗位認真梳理裝置污水的構成,算成本賬、環保賬,并從改變舊習慣做起。
據短纖一部安全環保主管朱榮國介紹,在加強教育引導的同時,該部加大了現場環保檢查和績效考核兌現的力度,對油劑回收工作做的較好的裝置或個人及時給予獎勵,對整治不力的裝置和個人加大處罰,強化了廣大員工養成了清潔生產良好習慣,推進了短纖一部環保指標的持續降低,2013年下半年,短纖一部排污費減少43萬多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