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類污染源,揚塵占比最大
22日,8名南京市、區的人大代表針對工地揚塵污染,與網民開展了在線交流。代表們建議,如果環評中沒有控塵方案,工程不予立項。
揚塵成為南京六大污染源之首
去年12月,南京的霧霾天讓人記憶猶新。浦口區環保局局長趙業亮介紹,“南大黃輝軍教授在對南京PM2.5來源作了專門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結論是:南京的六類主要污染源包括揚塵(自然塵、道路塵等)、建筑塵、煤煙塵、冶煉塵、硫酸鹽和汽車塵。其中,揚塵的比例最大,達37.28%。”
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郝祥壽介紹,根據南京市2013年空氣質量監測評價,南京城區PM10平均值達到137微克/立方米,揚塵占PM10的35%-40%。由此可見,城市揚塵污染的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月已查近600家工地,開出101份整改通知
據趙業亮介紹,2014年以來,南京加大了對工地揚塵的整治力度,截至目前,20多天已經對近600家在建工地進行拉網式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101份,對30家工地進行了紅黃牌警示,在警示期間停止其在南京市建設工程交易市場參與投標報名。
建議環評沒有控塵方案不準立項
不少網友提出,有些工地“屢教不改”,執法人員前腳剛走,工地又重新開工污染,這樣的情況如何根治?
對此,郝祥壽表示:“我認為應當采取多環節、多部門聯動的方式,從項目立項、設計、施工各個環節管控。項目立項過程中要增加揚塵治理的控制措施,如果環評沒有揚塵控制方案,就不予立項。在施工過程中,將揚塵治理列入專項預算,以及要有揚塵控制的專項治理方案,這樣形成多環節多部門聯動,甚至可以用停工倒逼施工單位控塵。”
郝祥壽認為,對于大型工地來說,停工的處罰比罰款更讓施工方頭疼,“應該對揚塵管控措施不到位的工地和反復出現問題的工地加重處罰力度,讓其付出應有的代價。”
10月修訂《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人大在揚塵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立法了嗎、監督了嗎?”網友提出一連串問題。
原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院長)楊挺介紹,今年6月,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建筑工地揚塵治理情況的報告,會前市人大有關機構將會同政府相關部門對此開展聯合檢查,并組織代表視察調研。10月,還將修訂《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會對揚塵治理工作進一步予以規范。
市民發現工地揚塵污染可撥打12345舉報
鼓樓區寶塔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徐慧還建議,去年南京市環保局公開招募50名揚塵污染志愿監督員,開展“揚塵污染隨手拍”活動,“這個做法挺好的,可以給有關部門執法時提供參考。”
在發現房屋建筑施工或市政設施施工等工地揚塵污染后,市民可以撥打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反映現場存在的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