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戰軍:用鼠標和鍵盤回應環境輿情
陳戰軍的網名叫“綠水青山總關情”,他已經和環境保護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現在的身份是湖南省環境保護廳法制宣傳處處長。
他在微博上參與辯論、微訪談,2013年,除了以往的紙筆、電話外,鼠標和鍵盤也成了他解決群眾問題的工具。“我現在經常都是凌晨才睡覺,一般要處理完網友的事情才睡覺。”陳戰軍自己都沒有想到,短短的時間里,他已經成為一名“網絡紅人”“環保斗士”。 本報記者譚旭燕長沙報道
微博當天對網友舉報事件做處理
陳戰軍開微博才不到兩年的時間,總共才發了不到一千條微博。截至3月16日,他的微博粉絲也才2508名。
“關心環境,關愛生命,踐行環保,守護家園。今天我和你一起播撒綠色的種子,明天一起去享受碧水藍天、清新的空氣、放心的食物、美好的家園。”這是陳戰軍的微博簽名。
有次環保部召開一個培訓會,“會議提出要創新溝通方式,號召我們開通微博”,陳戰軍當時就拿手機注冊了個賬號。從那以后,網絡就成為了他了解環保輿情的一個主要陣地。
陳戰軍說,以前的法宣工作主要是辦點專刊,做幾本小冊子,在報紙上發表點文章,或者在電視臺播幾條新聞。隨著網絡、微博、微信等新的傳播方式興起后,“輿情”才成了新名詞。
2013年,關于環境問題的網絡投訴,幾乎都能看到“綠水青山總關情”的身影。陳戰軍最近一次“網絡辦公”在3月11日,網友“大地飛鷹在路上”舉報寧鄉縣水污染事件,陳戰軍當天即知會寧鄉縣環保局查明處理此事。
制度人民的監督,保證制度有效執行
每個工作日,陳戰軍都會收到兩條工作短信:上午一條昨晚某網上的舉報;下午一條關于白天的投訴信息。針對網絡輿情,省環保廳安排了專人全天候監控網絡環境信息。
2013年10月,針對群眾投訴和媒體報道的環境問題,省環保廳制定發布了《湖南省公眾訴求環境問題信息綜合管理辦法(暫行)》,省環保廳設立專門機構,派專人24小時值班,統一受理、交辦、督辦、跟蹤反饋信訪投訴、應急事件、輿情以及省廳公眾網投訴的相關信息。環保部門針對投訴狀況,“對癥下藥”地出臺政策進行指導。
陳戰軍說:“我一直鼓勵環保系統的同志多開通微博,與網友交流,同時接受社會的監督,推動本地環境問題的有效解決。”
“徒法不足以自行,講的就是光有好的制度或者法律是不行的,還要靠人去監督和執行。人民的監督,是保證執行的必要條件。”陳戰軍說。
組織支持民間環保組織發展壯大
活躍在網絡的同時,陳戰軍對民間環保組織也格外關照。業余時間,在湖南省的一些環保組織的公益活動上,經常能聽到陳戰軍的聲音,他或者在講解環境保護常識,或者在回答群眾有關環境的疑問。
“我一直持有的觀點就是要發動群眾參與環保事業,這個道理總不會錯的。”陳戰軍說,志愿者對環境事業是有促進作用的,志愿者不拿工資,傾注心力地為環保做貢獻,環保部門應該鼎力支持他們。
“我們站在幕后,我們支持他們在臺上呼吁,來喚起全社會的關注。”陳戰軍說,“環保是大家的事情,大家都來做,力量就大了。”陳戰軍介紹,目前湖南省的環保志愿者組織不到一百個,這個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官方要更努力地去引導民間環保組織,一起為環境改善而努力。
環保志愿者能促進解決問題,可惜人少了
瀟湘晨報:環保志愿者暗訪、舉報、投訴,影響了環保部門的工作嗎?
陳戰軍:環保志愿者和環保部門所做的事情,在本意上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環境能夠得到改善。環保志愿者監督環保部門,應該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問題的解決。
主流的志愿者是希望通過自己的環保實踐,來改變環境、改變社會。
可惜我們的環保志愿者少了,志愿者的力量大,是對環境事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
年度風尚公務員候選人陳戰軍
省環保廳法宣處處長。作為2013年湖南網絡和公務員群體里的活躍分子,他常常要回應各種環保投訴,一條投訴,7分鐘回應,5小時見改觀,這是新媒體背景下,他和他的同事們的效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