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環保”型農機化新技術受推崇
2014年我省將重點推廣促進農業環保的農機化新技術,即保護性耕作、玉米機械化收獲及后續聯合整地、水稻缽體育苗機械插秧增產增效、玉米秸稈撿拾打捆收儲和糧食烘干等五項農機化新技術。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省農機技術推廣總站負責人介紹,當前正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關鍵時期,亟須加快推廣農機與農藝融合的現代化栽培模式。今年,全省各級推廣部門將利用現有的現代化農機裝備,進行適應各種不同農藝要求的種植模式試驗示范工作,因地因時科學合理地提出機械化作業流程。并轉變過去單一的推廣模式,將農機化新技術示范工作落實到現代農機合作社,在蘭西、泰來和集賢建設現代農機高產栽培試點。
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今年,將擴大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面積,逐步建立以機械深松耕作、秸稈覆蓋、機械少免耕播種、病蟲草防控等技術為主要內容的保護性耕作示范,探索與之相配套的保護性耕作機械型譜。實現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各地將積極引導農民應用性能穩定、配件供應充足、服務到位的玉米收獲機械品牌。并以玉米機械收獲為核心,探索出秸稈處理、整地和播種等后續農機作業模式。同時重點在玉米區推廣秸稈收集打捆打包等機械化技術,推進秸稈發電、秸稈根茬粉碎還田、整稈翻埋還田等多種秸稈處理方式,為秋耕整地搶出有效時間,逐步解決焚燒秸稈污染環境的問題。水稻缽體育苗機械插秧是一項實現水稻增產增效的新技術。今年,將優化機械化缽育方式,加快插秧機械改裝技術進度,逐步擴大全省試驗示范試點工作。另外在推廣糧食烘干技術方面,玉米烘干技術將重點推廣高效、節能、大型的烘干設備,水稻烘干技術重點推廣低溫可調的烘干設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